刚刚经历完春节,还沉浸在喜庆热闹的氛围之中,不知不觉就已经开启了新一年的脚步,启程悄然而至。
1.启程之慎终追远。
在传统文化中,中国人都有“慎终追远”的起情结,清明节就是最典型的例子了。同样,在每年的除夕当天,按照老家的习俗,全家人都要去祠堂祭拜祖先的,点上两支红 蜡 烛,燃上几柱清 香,放上一卷鞭炮,烧上半捆纸 钱,最后虔诚地鞠上几 躬,磕几个响 头,顺便告诉先 人们今年自己的收获(收成),以告慰在天 之 灵。以此图个心安理得,勉励自己在新的一年奋发图强,期望在先 人的护佑中再启程。
2.启程之登高望远。
登高的习俗自古就有了。每年的春节,全家人都会去爬一次山。征服高山,克服途中的艰难险阻,挑战自我。到达山顶的那一刻,豁然开朗,一览众山小。新的一年一定不会一帆风顺,但我相信一定会一一克服的。
3.启程之美好祝愿。
母亲自从中风后,心态已经大不如前了,常常略显悲观之态,感叹民运如此弄人,这多少有些许让人担忧。但最近得知邻居一个中风多年,已经卧床不起;一个脑干出血,一直住在ICU里。两个人都很年轻,不得不让人感慨世事无常,明天和意外不知道哪个先到来。目睹这一切的母亲,渐渐摆正的心态。是啊,比起他们,母亲毕竟还是幸运多了,至少还能够自理,至少不用受制于人。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知足常乐。新的一年也祝愿父母亲能身体健康,平安喜乐。
4.启程之奔赴远方。
龙年第一次出远门是在大年初六,一是因为开工早了,二是因为买不到合适的车票,也就默默接受了。初六的天气一反前几天的常态,下起了大雨,温度也下降了不少,给出行带了不便。似乎只有二婶的一句“贵人出门招风雨”才能让我好受点。7点46的高铁,我6点10分就起床了,收拾妥当,吃过母亲煮的面条,就准备出发了。临行前,母亲又塞给我十几个煮好的鸡蛋,让我带上,我不知是哪里来的火气,兴许是对天气的不满,兴许是对要占用行李空间的抱怨:“又不是没吃过鸡蛋,带着干什么?”母亲没有说话。我竟又琐碎了几句。父亲接过话来:“这是她的一点心意。”听完父亲的话,我马上就后悔了,性格终究还是不够沉稳。
不一会儿,老弟骑着摩托车,载着我直奔高铁站。我们都没有穿雨衣,雨水夹杂着雪籽,拍打在头上的和脸上,风扫过耳梢,刺心的痛,手因为要提着袋子,早已冻得没有了知觉。我坐在摩托车的后坐上,把头深埋在老弟的后背那里,尽可能地躲避着寒冷。看着一辆辆从身边疾驰而过的小车,心中五味杂陈,如果有辆车,至少不用这般狼狈了吧?新的一年,应该不会失望的。
“一朝选择了远方,故乡便只剩下了冬天。”“父母在,不远游。”如果不是为了那碎银几两,谁又会远离故土而背井离乡呢?谁又愿意错过故乡的春夏秋呢?
岁月不居,时节如流。过去的,好也罢,不好也罢,不回首。只顾收拾好心情,新之所向,奔赴远方,向着美好启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