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峰在自己微博发了一篇长文,悼念自己因胃癌去世的好友薛利平。
在汪峰刚出道不久,只是在业内小有名气但无人愿意冒险为他开办演唱会的时候,他遇到了薛利平。薛喜欢汪峰的音乐,也坚信他会成功,对汪峰的信心甚至超过了汪峰本人。在薛的支持帮助下,汪峰在2004年9月17日在北京展览馆剧场举办了第一次演唱会,此后开启了他们十几年的演唱会合作生涯,直至今日,从工体馆、首体、工人体育场、到鸟巢演唱会,上百场几百万观众都见证了他们的这段情谊。
但是从薛身体开始不适知道生命的最后,汪峰都不曾知道,即便在此期间薛也曾出席过汪峰的演唱会。
汪峰的长文让人读的很难过,尤其是后面汪峰的自责与悔恨,这让我不禁在想,为什么有些事情慢慢的我们都不再告诉朋友了,即便是曾经亲密无间的挚友,或者光屁股长大的发小?
1. 我们的圈子变了
随着我们步入社会,大家都各奔东西,都要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上操劳,尤其是大家逐渐都结婚成家之后,早已不再像以前一样混在同一个屋檐下,有什么事都随口就能跟朋友说一句,什么事大家对于其背景都大致清楚。
如今,我们的工作环境变了,家庭生活环境不同了,甚至由于城市不同,所处的城市环境都不再相同,慢慢的彼此之间交谈的时候都不太清楚对方要表达的意思了,也不清楚对方为什么要做这样那样的决定或者事情。随着时间推移,我们都不再愿意跟彼此诉说自己的事情,总想着:反正说了你也不是特别理解,还得解释很多东西,想想还是算了。
2. 不愿意让对方知道自己的隐私了
从小到大,每个人都要度过不同的阶段,每个阶段都有一群熟悉的人分散,另一群人从陌生走到熟悉,比如每个学习阶段,每份工作经历,都是如此。
而每个阶段,每个人都有一些自己觉得辉煌的事情,也总有一些自己觉得很尴尬的事情,而我们对于自己辉煌的事情总是比较健忘的,随便别人提及与否,都不会很在意,但对于自己曾经犯过的“二”,曾经那些很糗的事,总是不在希望别人知道,尤其是进入新的阶段的时候,总不希望新同学,新朋友知道自己曾经的那些糗事,即便每个人都有。
同样,我们每个阶段的的那些糗事也不希望曾经的朋友了解,总是担心其中一个人知道以后,会传播到以前所有同学、同事那里,让别人都知道了笑话自己。
所以慢慢的,那些曾经能拉近彼此关系的各种糗事也变成了各自的隐私,不再向曾经的朋友敞开,不再诉说给对方听。
3. 怕给别人带来麻烦,打搅别人的生活
随着大家都有了自己事业,有了自己的家庭,我们慢慢的懂得,朋友如果经常聚在一起,总会有诸多不便。这点对于一个已婚甚至已有孩子,而另一个单身的朋友尤其明显。单身的这位想约朋友出来,总会担心对方是不是没空,是不是需要照顾家人,慢慢的,原本每周见一次面变成了一个月,甚至几个月不见。
我曾经一段时间跟一位朋友经常在一起吃喝玩乐,经常被妻子成为“厮混”。那时候他单身,工作时间也很自由,我有空就会约他一起吃饭见面。因为我的工作时间很固定,下班还得回家照顾老婆孩子,每次都是他坐两个小时地铁出来见个面,聊聊近况,一起待一段时间后再坐两小时回去,当时也没太在意。
后来他工作越来越忙,经常需要熬夜加班,第二天还要早起,而且也有了女朋友。好长一段时间我想打个电话约他出来,但每次打电话问候一声,也不再敢提及见面的事情,即便我想去他那里也生怕打扰他的生活。于是好长时间都不再见面,只是电话联系了。
还让我想起另外一件事情,我们在上海买房子的时候,找了几位关系不错而且有余钱的朋友借钱,但是妻子的一位很好的朋友因为经济比较困难,我们没有开过口。等过了一年我们把别人的钱还清了,但妻子至今没有告诉那位朋友我们买房的事情,问她为啥,她说:“当初怕她为难,所以没开口借钱,现在也不想说了,说了人家会想你们买房这么大事咋也不跟我说一声,是不是不当我是朋友了。人在这种时候总是比较敏感,不想给别人带来麻烦。”
就像薛利平得知自己生病之后也没有告诉别人是一个道理,我们慢慢的总是怕打扰别人的生活,怕给别人带来麻烦,不再愿意把自己的事情跟别人说。
或许应了那句玩笑:随着大家身价不断抬高,原本一起通宵达旦是件很平常的事情,现在就连看一眼都看不起了,因为成本太高,看一眼就耽误你赚几万。
体会了生活的不易,我们不愿意让朋友为难,但这并不能拆散友谊。即便对方有诸多不便,我们不愿打扰,但总是有办法了解对方的情况,比如朋友发的朋友圈,打电话时候的语气等等,只要我们用心,总能发现。在朋友需要帮助的时候打个电话问候一声,或者主动看望都是维护友情的最好的方式。
想到这里,我又想到了父母,其实跟朋友之间的关系有些类似:曾经我们一直有父母陪伴,慢慢的自己长大了,离开了自己的父母,但父母总是会从各种蛛丝马迹中了解我们生活的很多事情,知晓我们的困难,了解我们的快乐。他们非常希望我们能多回去看看他们,但也理解我们的不易,总是说着那句言不由衷的话:你忙就别回来了。
朋友何尝不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