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学期的组织行为学老师是一个蛮有感染力的大叔。言谈举止无处不透露出他饱读的诗书。从《1984》专题到“国学”专题,无不透露着一种“教书育人”的理念。我碰上的好老师不多,王老师很可以算上一个。
在正面思维一章里,有一种观念叫做挫败成长观。意思是遇到的挫败是好事。挫败也未见得不会产生好的结果。《淮南子·人间训》中早有“塞翁失马焉知非福”的论断,这智慧到今天依然适用。那也就是说挫败和创伤是必要的了,在挫败和创伤中成长才更为可贵。
我不很羡慕年少得志的人。比如红极一时的tfboys,一团三人哪个不是当下大红大紫的人气明星。想想看,未成年出道,少经历了多少孩提和青年时代应该经历的稚嫩与天真。不去表演,可能在其他的领域颇有建树也说不定呢——少经历了太多的可能。不过这些“小孩子”既然有组成少年团的勇气,想必也是经过了层层的选拔,吃得了“苦中苦”才做了同龄人中的“人上人”。我想象不到他们背后“十年磨一剑”的寒酸,而只是听见了大街小巷里“左手右手一个慢动作”的辉煌谱曲。我不羡慕是真的,我敬佩他们也是真的。也许,某一天他们会因为过早涉世而得到该有的业报;也可能是一路一帆风顺,没任何的坎坷。这日子简直是羡煞旁人吧——可没迷倒了我。年轻时候多吃点苦头,才能有大器晚成时讲出来的故事,您连个波折都没有,那些一模一样的日子过了一遍又一遍,故事讲出来也是索然无味罢。
王老师的课是发人深思的。他上课给我们介绍的理论也好,知识也罢都是经过他自己缜密思索的。为了我们在职场上的表演特意安排了一节“当众讲话特训”。想必是想把自己当年面试时吃的亏找补上来反哺我们这些初出茅庐的青年俊女。我时常想象和王老师换个角度。倘若是我站在他的位置…那我是绝对没有那种上课的热情的。我对课堂吃的是一口稳粮,而且读书少还不会外放,这样的底蕴如何成得了一名灵魂讲师。我做不到王老师在上课的时候把对自己的思考上到了灵魂的角度,“自我”“本我”最后“超我”…在授课里回味人生,好不有趣!
王老师并非一个喜欢灌鸡汤的讲师,他会把事实陈述出来让我们去参透其中的好坏。比如“白静案”“李天一案”等等。课堂上少不了的互动也是一次次的教训。某天叫了我那个强壮的室友起来参加一个想女生表白的互动,我的室友扭捏了半天找了支书堂皇地说了几句——而后草草地收尾。王老师并没直接指出这一行为的症结,而是惯如平常地先掌声鼓励。待掌声平息又点评道:“孩子们,对于表白,你可以拒绝,但一定要尊重别人的感情,而且一定要注意礼貌。”想必他的爱人也会受到他这种儒雅风度的耳濡目染。真是一个人看了什么书,做了什么事都能从行为上表现出来。也难怪这个老师一身的正义。去寺庙讨过佛学教诲,又以此纯净的思想传达给他人怎能不是个儒雅的人。
与财管老师类似的,王老师也同样问过一道题:“领导的这七个特质你们排个序,给出一二三四…”于是满教室簌簌落笔声。我盯着屏幕许久不能定夺个“状元”。等老师要说答案时,草草地排了“前瞻性、聪明、能力…”——这几个词语跃然纸上,却没有跃然屏幕上。根据世界调查结果显示最重要的特质应该为“真诚”。我自诩在不断地提升自己的境界,到头来连排出自己最欣喜的特质的勇气都没有,还在下面冠冕堂皇地找借口——财管和组织行为学这两件“糗事”无一不让我愧怍。
“罪莫大于掩人之善”
“辱莫重于忘己之耻”
今天自习的路上
我把垃圾一点点倒进桶里
连带着塑料袋
像是骨头扔到铁片上轰隆轰隆响
同去的
还有我的罪恶与污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