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下里大家都很喜欢的作文,到了主流媒体那里说“不”;私下里大家都很喜欢的作文,到了考场作文那里阅卷老师们说“不”。很多很多的老师都说,我们跟学生讲的,日常的作文可以自由写,到了考试的时候就要换一个样子写。考试的样子的作文是怎样的?像高中老师要求高三学生的作文一定是“有意义”的。
这样的要求放在儿童身上,那小学作文教学观就一夜之间回到了解放前。”
在管建刚老师的公众号里看到这样一段话,喜欢看管建刚老师的书,跟随管建刚老师的脚步走向“后作文”之路,就是因为管建刚老师说的每一句话都很接地气。以前我在训练学生写作文的时候,也是训练归训练,还是要找些范文来读背应付考试,获得改卷老师的喜欢的才能得高分,这是我们中国教育的悲哀。
每一个年龄段有每一个年龄段的写作高度,写作水平,当拿成人的眼光和标准来看待小学生的习作,那对小学生来说无疑是不公平的!
我希望通过讲评课,我能够给孩子注入比较完整的作文系统知识,让他们一点一点地拥有“敏感力”、“说话力”等,逐渐学会写好的习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