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月7日】早上8点,我到银塔酒店订了茶位,静候事先约定的老友,他们自湛江市区过来。
直至9:30,华、莹和老陈才到。华说,路上塞车。莹对我笑笑,说老陈从赤坎开车过霞山接他们,误了时间。
老陈人到中年,身体壮实,却一脸倦容。他平头短发,肌肤微黑。自言亦是遂溪人,曾在县林业部门开了8年车,前两年才到市区工作、生活。
我和老陈初次见面,感觉他颇健谈,且直爽,在我这个陌生人面前,竟自言喜欢打麻将,下班后常在社区饭堂吃饭,填包肚子就同那些闲人开局。任由其妻独自在家做饭吃。今早如果不是华再三催促,这时候他还在睡觉哩……
10时许,我们到调丰村委会时,办公室唯有符主任在。她说程书记、程村长出去办事了。我们在调丰知靑场生活时,两程当年还是小学生,我们有两位担任民办教师的场友就曾教过他俩。
华将3份纪念册、影碟交符主任。去年5月我们知青聚会时,他们仨参加我们与村民的联欢活动,同我们一起合影。
从村委会出来,我即打电话给老友卢生。他说,正在卖青椒,交货后即到。十余分钟后,他开摩托车来了,打过招呼,他力邀我们到农家乐午饭,说位置都订好了。
他陪我们到了调丰村东南侧古官道旁的农家乐。一进门,老板娘就朗声笑道:知青又来啦!她热情好客,招呼我们坐下,旋即冲了一壶茶上来。
去年五一聚会,我们就是在这家饭店聚餐的。老板是我们老场长的外甥,彼此熟悉。
我们一边喝茶,一边聊天。卢生今天显得特别兴奋,滔滔不绝地说着种靑椒的事。他告诉我们,这几个月天气好,种的青椒长势喜人,青椒又多又大。他和老婆去摘了小半天,就有两千多斤,收购价每斤是1.6元,就近交到收购站,三千多元就妥妥的进了口袋。
卢生说,每天都有十几辆车来村里拉靑椒。种得多的农户,已收入几万元,还在继续采摘。他家种了几亩,估计也能卖好几万元。
我们雷州半岛这片土地,庄稼一年三熟。水田是收了早稻种晚稻,收割晚稻后,田里即可种青椒,种蔬菜,种蕃薯,而且决不会影响明年的春耕,播种插秧。
卢生話锋一转,说已打电话给国兴,叫他出来见我,一起吃饭。他说国盛的老伴刚辞世还未足月,不宜叫他出来,按本地的风俗,我们也不宜到他家去。要不,我们一起聚聚该多好。卢生想得如此周到,如此体谅人。
他们都是同我交往了近五十年的老友,那分情谊非言语所能形容,唯各自铭记于心,时有来往。
我在下乡期间,得到国兴一家的很多关爱和帮助。我孤零零一个人守谭娘水库时,他夜里常去陪伴我。他那慈祥善良的母亲,给我缝补衣服,订纽扣,为我筛糠簸米,极细心的将一粒粒稗子挑拣干净。每见到我时,她总会如慈母一般关心我,温言温语安慰我。至今想起,一股人性的温暖,仍在我心里暧暧的涌动。
对于国盛老伴的辞世,我深感遗憾。我心里永远记得他们一家的好。
国盛比我年长,将我当兄弟一样关爱,我在谭娘守库时,他常送菜去给我,同我聊天,耐心开导我这个异乡人。逢年过节,总会踩单车到谭娘水库接我到他家吃饭。
那些年,国盛的老伴亦如大姐一般关心我这个城里来的知青,给我留下极好的印象。她身材高挑,一张鹅蛋脸,慈眉善目,肤色红润,两条乌黑的辫子垂至腰际,给人一种勤劳俭朴,落落大方的印象。
我和国盛吃饭时,她还在忙着家务,照顾小孩。待我们吃饱,我要赶回去守水库时,她急忙放下手里的活,用蒲草袋装了些花生、蔬菜、咸萝卜干之类,又夹上几块猪、鸭肉,让我带回去吃。
一个人在异乡,能认识这些善良淳朴的人们,与之交往,得到他们亲人似的关怀,帮助,是何等的温暖,幸运!
他们对我的关爱和无私的帮助,让我铭感于心,永难磨灭……
我深深地感激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