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担任初中语文课教学,在日常的课堂教学中,我通常采用以下吸引学生注意力的方法:
一、使用多媒体课件
虽然我一向认为多媒体课件对于语文课来说,弊大于利。因为这样会在一定程度上分散学生的注意力,更多的图片、音频、视频会稀释学生对语言本身的敏感。
但我还是会在适当的时候,使用多媒体课件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在进行《沁园春·雪》《水调歌头》《再别康桥》等诗歌教学时,我会利用多媒体让学生观看名家的朗读示范,让学生跟随配乐进行朗诵或欣赏由诗歌改编的歌曲等,既吸引学生注意力,又加深学生的记忆。
二、引入课外内容
如果一篇文章的内容与作者的经历有密切的关系,我会在授课的过程中,引入在关作者背景相关材料,以充实课文内容,吸引注意力。
如讲授《秋天的怀念》时,引申作者史铁生的人生经历;讲授《邓稼先》时,引申作者杨振宁与邓稼先的交往及邓稼先的事迹介绍;学习《陋室铭》时,讲述刘禹锡与陋室的轶事,来活跃课堂,引起学生兴趣。
三、学生当老师讲课
我会在一个单元前一两课精读讲读课文学习之后,让学生当老师来讲课,尝试把前面学到的知识要点迁移到后面的课文学习中,分组或个人备课,随机指定学生或小组到讲台给同学讲解内容、梳理知识,学生注意力很集中,认真听讲,留心是否有自己准备内容,并做标记。
学生做老师,自己来讲课,极大地吸引了学生注意力,调动了学生学习积极性。
四、把讲解变成演示
《人民英雄永垂不朽》是一篇说明文,我在带领学生学习介绍人民英雄纪念碑十副浮雕的内容与空间、时间顺序排列时,为了更直观地让学生理解空间顺序,我课前准备了十副浮雕的名称卡片,上课时,把学生的一个板凳放在讲台桌上,比作纪念碑,让学生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到台上按照空间方位把十副浮雕的卡片贴到板凳纪念碑上,使课堂氛围活跃。
《黔之驴》是一则寓言,为了让学生深入体会文中虎与驴的心理活动,理解寓言的寓意,我发动学生翻译文章、改写为剧本形式,又分组表演课本剧,深得学生喜欢。
五、设置课文主问题
对于一篇课文提出以一贯之的主问题,可以将内容、感情、写法等串连起来,起到提纲挈领的作用。
《最后一课》学习中,我提出问题“小弗朗士是如何转变的?”;《我的叔叔于勒》学习中,我提出问题“谁是小说的主人公?”;《三颗枸杞豆》,设置问题“作者为什么以‘三叔’为主人公?”(意为“三输”);《皇帝的新装》中,提出“请用一个字串联全文情节”等主问题,整篇文章的学习,都达到学习目标鲜明,学生注意力集中的目的。
六、设置引申问题
“许多有经验的教师认为,能够教得使学生借助已经积累的东西而不断地获取知识,这正是高度的教学技巧之所在。”(《给教师的建议》51、要使知识“活起来”)
好的课堂教学是以问号开始上课,又以新的问号结束下课的。将问题始终贯穿在课堂中,尤其是学新课后,再以问题设疑,让学生运用学过的知识解决新的问题,促使学生思考,更能将学生注意力延伸到学生自学中。
《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让学生学会创造性思维。学习完课文后,下课前五分钟,我又提出一个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启发学生使用文中所教开放性创造性思维,解决生活问题。“一块红砖可以干什么?请至少说出十种答案。”一时让即将倦怠想下课学生又带到了思维的兴奋点。
《孔乙己》教学内容基本学完后,我在即将下课时,又提出“你觉得孔乙己究竟死了吗?请说明理由”又把学生重新带回到小说之中,去积极寻找答案。
七、师生幽默互动
如果上课期间,我发现有个别学生的注意力没有集中,眼神或姿态游离,我会幽默地把正在讲课的内容嵌上这位学生的名字,倾听着的学生会突然觉得陌生新鲜,被提到名字的学生也得到了间接的点名提醒。如此,既可以缓和课堂气氛,又让课堂节奏得以调节,重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到讲课之中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