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有这样一段话:
你背单词时,阿拉斯加的鳕鱼正跃出水面。你算数学时,太平洋彼岸的海鸥振翅掠过城市上空。你晚自习时,极圈上的夜空散漫了五彩斑斓。
但是少年你别着急,在你为自己未来踏踏实实地努力时:那些你感觉从来不会看到的景色,那些你觉得终身不会遇到的人,正一步步向你走来。我想象不到在这个星球发生的很多美好事物,所以我才努力。
词条中说:习惯低配,只会让你继续过着自己不想要的人生。而竭尽全力,你才能看见一个不一样的世界。
2
我们走那么远的路
不过是为了看到更大的世界
看到更多的人
人生的体验,无所谓味道,都在于你是否可以在这个游戏里,投入尽情。
找到适合自己和成为自己的方向,热血奋进,在有限的生命里活出N倍的丰富与美丽,
活到淋漓。
3
【亲子游】
3岁以下,与其花大钱带小宝宝去旅行,还不如拉着他去跑步呢,旅游最好还是3岁以后。
孩子少用被动输入的产品(比如不用动脑子的搞笑动画片),选择输出多,创造性强的产品(比如用平板电脑模拟弹电子琴,甚至跟Siri对话)。提前下载一些生活工具类的应用程序,比如电子书、儿童搜索引擎。
逛景点是锻炼孩子空间认知能力的好方法。你可以让孩子看地图,带着你找景点。在这个过程中,把“上下左右”这样的空间词汇挂在嘴边,让孩子学着寻找标识,辨认方位。
鼓励孩子自己拍照,尝试不同的摄像角度和尺度,同样有助于孩子更好地理解空间位置。所以,拍娃晒娃后,别忘了把相机交给孩子,陪着他一起拍拍风景。
想让宝宝爱学习,就别紧紧拴着他,只要不危险,就鼓励他去“好奇”。比如,看到孩子一动不动地观察小鸡小鸭吃东西,不要打断他,这些动物行为的各种数据正在迅速涌入他的小脑瓜,千万不要对他的探索做负面评判。
旅途上看到不一样的文化风俗、不同肤色的人,帮孩子认一认,他对世界的判断会更准确,解决问题的能力也会更强。
当地景区太挤?那就去博物馆吧。提前跟孩子准备几个问题,让他到博物馆里找答案。最好选择互动性强的科技馆、自然馆。
去博物馆重在体验、发现,孩子有机会摸一摸、动一动模型,书本里有知识点,没必要死记硬背,重在体验。
假期出行是锻炼孩子情绪自控力的好时机。出行前跟孩子设定期望,提前告诉他:“我们这次出门三天,要坐两次高铁,在高铁上要坐4个小时。你可能会觉得无聊,你可以挑选几本你爱读的绘本,或者玩玩具,争取这4个小时做乖宝宝,好不好?”在公共场合要反复提醒孩子注意事项,每次出门、去餐厅时,细致地强调一下你希望他怎么做。
做好孩子会情绪失控的心理准备,万一他已经在公共场所开闹了,首先应该带他暂时离开,等孩子冷静下来,再跟他分析对错,不要立即当众打骂,那只会让局面更难堪。找个安静的空间,运用情绪“三步走”策略:让孩子描述情绪,分析情绪,反思整个发脾气的过程。
亲子出游,爸爸表现的时刻到了。出去玩,爸爸可以利用自己体能好的优势,多带孩子做运动。比如,跟孩子在海边疯跑,在公园玩球,带孩子爬山。
详细叙述的聊天风格会让孩子更愿意回忆过去并说出过去的事情,孩子的自传体记忆发展得更完善。多问开放式的问题。
问问题的形式可以多样些,除了事件本身,还可以问问感受,谈谈引申出来的社会现象和规则。
4
婚姻是一座学府,它蕴含有丰富而高深的人文知识,在那里你本可以修身成长。但是否学有所获,能否成长,不在于婚姻学府的贵贱,而取决人的学习能力的高低。人性的弱点,注定我们在亲密关系里会经历不同程度的伤害。又反观我们受伤的关系,发现真正伤害我们的,不是我们身上有的弱点,恰是我们对弱点的排斥、憎恨、不宽容。因此,规避伤害,或真可能是修复伤害的途径。
5
如果你真的有权力,也是因为你能宽容谁,而不是能够惩罚谁。
大量的心理学研究表明,爸爸的积极养育可以降低男孩子青春期的行为问题和女孩子的一些心理问题,对他们的学业成绩也有长期的积极影响。
另外,爸爸带的孩子,语言能力发展得更好。
民主型爸爸在玩耍中会关注孩子的需求和反应,积极倾听孩子的建议
我经常跟女儿说:“不要怕,有爸爸在!”然后抱抱她,果然只要有我在,我女儿的胆子就比较大。
孩子再大一点,爸爸可以带孩子跑步、游泳、攀岩、踢足球。
帮孩子养成运动习惯,对健康有益。
在家庭关系中,成员关系排第一,对错排第二,和另一半搞好关系最重要,你要知道你离婚也未必能找到三观一致和学心理学的男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