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惟有在我们的感官感知中获得的、亦即被我们亲身经验到的存在者,才是现实的和存在着的,此外一切皆虚无。”这是海德格尔在试图批判尼采的虚无主义观点上所做的解释。然而恰恰是人们放任自己的感官欲望和感性刺激,培养了一种大众的“娱乐至死”心态。娱乐化、低俗化、媚俗化、商业化,“恶搞”现象频出,一味迎合部分观众的猎奇、消遣心理,导致了后现代虚无主义与娱乐至死的恶性循环。
娱乐至死在1985年出版,却成功的描绘了当下时代的情形,尼尔·波兹曼对于其所处的时代的反思无疑具有前瞻性,而对于今天这样一个娱乐业高度发达同时也处于高速发展中的我们,也极具指导与警示意义。我们可以试着做一个对比,以尼尔当时80年代的美国与今天的中国相比较,看看我们在娱乐中多了些什么,又少了些什么。
微信,Facebook,推特,微博,QQ,小红书等等繁杂的娱乐产品,这时就又要赞扬尼尔的前瞻性,他自然猜不到他们这些软件的名字,但他依旧能够判断出,这些对于电视节目取而代之的东西,早晚会出现。我已经许久没有看过电视了 ,但取而代之的是电脑和手机。尤其是疫情的当下,手机和电脑是我们娱乐的最主要手段,没有手机电脑,上不了网课,看不了娱乐节目,甚至于没有健康码,没办法正常出行。这些电子设备似乎已经成为了我们与这个外部世界沟通获取信息的唯一渠道。
关于娱乐的部分,尼尔在书里论述的很清晰,碎片化使我们的生活失去了严肃的意义。但这个时代的中国,还有另一重突出的特点,就是对于效率的超高追求。当信息对教育方面开始起到作用时,其实在平等获取信息的表象下又套牢了一件更不平等的枷锁。网络上的信息会告诉你现代竞争有多么激烈,孩子们在小时候被受到信息冲击的家长所要求上各种各样的补习班,依靠于网络的发达,发展出网课这一形式,我们看到各种名校毕业在网络上成为了教育的噱头,各种速成班占据了课外教育的主流,家长们迫切的希望看到教育投资的回报。而当我们到了大学,无论是现实中的老板们希望以高学历的人得到更高的投资回报,还是以各种考研班的宣传里,似乎更高的文凭成为了一种必需品,人人都在考研,考研大军一天比一天庞大。
微博热搜榜以每分钟一次的速度滚动,微信订阅号以每日几十条的频率轰炸,芒果台综艺以周周不停播的方式更新,快手抖音的短视频以“上滑”无缝衔接,喜马拉雅、知到、得到、网易公开课,则催促着我们点开网络课程,进入它们营造的所谓的学习氛围……当我们把这些信息的无间断更新视作理所当然,更新的就不只有信息,还有我们自己。谈完我所看到的娱乐至死,就要说一下虚无主义这一个词了。虚无主义指哲学意义认为世界,特别是人类的存在没有意义,目的以及可理解的真相及最本质价值。而在娱乐至死中同样也强调了赫胥黎所言:在一个科技发达的时代里,造成精神毁灭的敌人更可能是一个满脸笑容的人。我们在日常的手机电脑使用中有时突然会发现刚刚自己说过的东西,从来没有在网络上搜素过的东西出现在了自己的推荐页。我们陷入了一个由网络大数据营造的温柔乡。
娱乐至死批判了电视这一媒介,但并不否定内容。其实他所阐述的就是就是媒介对内容具有重要影响。譬如手机播放视频这一过程是连续的,不能暂停的,你不能要求停下来想一想。而抖音等短视频app体现的尤为严重,碎片化的内容,毫无意义毫无营养,仅仅是为了满足人们的视觉需求,而没有留给人们思考的时间。而由此人们的思想逐渐变得麻木,迟缓。这种情况在资本主义国家显得尤为盛行,让令人沉迷的消遣娱乐和充满感官刺激的产品(比如网络、电视、短视频)填满人们的生活、转移其注意力和不满情绪,令其沉浸在“快乐”中不知不觉丧失对现实问题的思考能力。有两种娱乐方式显现的尤为重要,一是发泄型娱乐,比如开放色情产业、鼓励低质量网络游戏和短视频、进行无休止的口水战等;二是满足型娱乐,比如众多的偶像剧、真人秀等大众化视听娱乐……这类娱乐能让生活辛苦的大众不知不觉中乐不思蜀,从而增加社会对于不正统通俗文化的宽容度。 人们自用价值一边踏入了资本家创造出来的享乐主义与消费主义陷阱里,剩余价值一边又在被无情的剥削,这就是大部分人的现状,而造成精神上的结果就是后现代虚无主义:始终无法获得充足的幸福感:忙忙碌碌,惶惶不可终日,不知所终,心灵归宿、精神家园正在迷失,日益被空虚、无聊、乏味、焦虑、无意义和无目的感所占据,表现为萎靡和惶恐不安。
面对娱乐至死的情况,尼尔也提出了一些解决方案,但在我看来终究是不足以真正解决的。我们更应该去利用教育去树立一种足以贯穿终生的学习思维,即一种输出型的学习方法,我们也进行过尝试,譬如之前的教育改革,将课堂还给学生。但这种方法依旧不够成熟,我们将在媒介的不断变化中不断探索,从而达到真正遏制娱乐至死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