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前的夏天,刚刚大学毕业的我,背着行囊,乘坐火车,从中部小城来到这座南国城市,带着一腔孤勇,一腔热血,一脸期待。
十年后的今天,南国特有的暴雨和骄阳在这个午后轮番上阵,我坐在窗前,敲下这些文字,带着一丝惆怅,一丝冷静,还有一丝迷茫。
得益于改革开放的力量,三十年的时间,让这座城市从落败的小渔村成长为一线城市,作为国内有名的贸易口岸,对外窗口,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起,这里就成为了各类外企争相进驻的黄金之地,我所在的企业就是众多外企驻华的代表。
我人生最美好的二字头的年华,都跟一家500强外企有关,十余年的职场生涯,让我了解了这座繁华城市里新移民的人生百态,也了解外企在中国的芸芸众生相。
犹记得几年前,我刚进入这家公司的时候,从大门口的接待处开始,所有的标识,指引,张贴的文件都是全英文的,瞬间让人觉得这家公司高大上。后来的一切似乎证明了这只是表象。
如果说九十年代的外企是光鲜亮丽的代名词,出行即头等舱,入住即五星级酒店,客户会面在高档咖啡厅,男女皆正装出行,上班在繁华CBD,度假在国外。
那么如今的外企,只能说是看着光鲜,实则寒酸的鸡肋。
作为这鸡肋中的一员,这十余年外企职场生涯,让我对外企,对个人有了更多的思考。
外企文化与本地文化的冲突
最近,我司公布了2017年上半年全球慈善捐款的总金额,折合人民币近千万,公司内网上都是总裁接受媒体采访的照片,大谈特谈在过去几年,公司致力于慈善事业所取得的成果,赚尽了公众眼球。
欧美企业喜欢在慈善事业上投入金钱,来提高企业的口碑和社会美誉度,回馈社会,这无可厚非,因为这是一种企业文化。在这些外企来到中国后,也开始将这些优良传统在国内推行,于是,今年捐款给养老院,明年捐款给残疾人协会,后年给留守儿童送爱心。
在外人看来,这样慷慨大方的公司对员工也应该是爱心满满,会舍得在员工身上投入更多,但实际上,这些外企在中国的慈善不排除作秀成分。
大家都知道,中国的医疗保险制度不像欧美国家那么健全,对于大部分中国雇员来说,一场大病就可以让几年的积蓄化为乌有,所以工资收入的高低决定了员工的生活水平和抗风险能力。
不同于政府公务人员,旱涝保收的稳定工作,外企的工作对于大多数中国雇员来说充满了残酷的竞争的,高强度,高压力已成常态。因此,没有什么比一份高薪水的工作更让人有安全感和社会地位。
马斯洛的需求理论里最基本的生存的需求都没有办法满足的时候,谈何自我实现,回馈社会的需要?
前两年,公司有员工患病,在花光所有积蓄后,向公司申请贷款治病,公司高层拒绝了员工的请求,理由是公司不是慈善机构,不能给员工贷款。公司的善款要捐给慈善机构。
外企,一方面向公众展示自己的慈善家的光辉形象,处处做好事博美名,另一方面以压榨员工剩余价值为目标,牺牲员工福利为手段,这两种相悖的经营理念,在外企里十分常见。
我以为,真正慈善的公司是在维护员工基本福利和生活保障的前提下,再去行使社会责任,而不是对外秀出慈善的外衣,对内执行剥削的手段。
很多在外企工作多年的人,深感外企文化的冷漠,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似乎都隔着一层面纱,这其中不排除个人因素,但我觉得更重要的是,外企文化在传播进本土的时候,没有真正实现本土化,以西方世界的一套商业理论在中国推行,难免水土不服。
外企高管和本土雇员之间的微妙关系
自从上个世纪,西方国家用坚船利炮打开古老中国的大门,我们被一群西方人侵略的时候,我们面对国际友人时,似乎骨子里总有一丝丝自卑感和顺从感,这在外企里面尤为普遍。
我公司近几年的国际会议,都在中国举行,每当此时,一大批欧美雇员来到这里开会,在一群人高马大,肤色各异的外籍高管中,中国雇员的身影显得很弱小,而且很少被重视。
在这些白人眼里,亚裔员工似乎都低人一等,只是公司在海外的廉价劳动力,这些高管们表面上看起来谦和无比,实则只是用谦和的外表来掩盖骨子里的种族优越感和傲慢。
J先生是中国大区经理,是与会者里面职位较高的大陆人,在会议中,很少发出自己的声音,面对一些不合理的要求,只能点头说yes,从来无法为中国雇员争取应得的利益。
K先生是公司几朝元老,业绩非常突出,可也无法再进一步,因为职场天花板到了,再高一层就全部都是外籍人士。而外企高层普遍认为,大陆人的智慧,商业思维,眼界格局等都存在局限性,所以到了一定的职场高度,全部都由外籍人士接管。即使这些外籍人士在经营管理上也没有过人的能力。说到底,还是外企对本土雇员的信任问题。
在外企,大陆雇员的地位和话语权一直是个争议话题。
企业发展和个人技能之间的博弈
外企因为起点高,成立时间久,形成了强大的平台效应。只要在这个平台上工作,似乎你都比别人拥有更多的资源和优势。
外企员工,很多人误将平台优势当作自己的能力,过高估计自己,当失去了这个平台后,不少人对自己的能力产生了质疑,甚至在就业市场上找不到一份相匹配的工作。
因为外企的岗位设置和工作内容相对细分化,每个人只要求负责阶段性的工作或者某个工作链上的一个环节,以致于每个人只对自己负责的内容非常熟悉,对其他非职责范围的工作完全陌生,外企只需要精准的螺丝钉,而非多面手。
因此,很多在外企工作多年的人,想辞职进入其他同行业工作,会发现对方公司要求的工作内容涵盖的内容很多,而自己能提供的工作价值只是很小的一部分,此时的平台优势荡然无存。
S小姐因为到了职场天花板时期,想辞职去同行业的民营企业,本以为,有外企那么多年的工作经验,自己的业绩在公司一直处于上游,找个职位相对较高的工作并非难事。
可实际上,S小姐面试了好几家同行,却发现自己的工作能力无法达到对方的基本要求,自己多年的工作经历实在单薄单一,在这个多变的时代,已经完全跟不上外面的发展脚步。
我所在的这家公司,每个季度的财报都呈增长趋势,但是个人技能真正得到提升的不多,大多数人,错把平台当能力,而错过了提升自己的宝贵时间,或者每天都被繁忙的工作占据了所有的时间,一味想着尽快把工作做完,没有时间自我反省,自我觉醒,最后沦为一颗顽固的螺丝钉,一只被温水煮死的青蛙。
去和留之间的挣扎
外企之所以会吸引人的光芒,在于它完善的薪酬条例,规范的管理政策,严谨的规章制度,,毕竟在欧美国家,劳动者的基本权益是受到尊重的,这也是很多私企,民企暂时无法实现的目标。
外面的人羡慕外企的头衔,里面的人羡慕外面的精彩,各有利弊。所以很多人在外企工作的人一方面在感叹外面的机会多空间大发展快,一方面又眷恋暂时的舒适圈。
于是,去还是留,恐怕是摆在外企人面前的两条难以抉择的路,很多人在去留之间辗转反侧多年而没有结果。
一些人果断离开的人,大多是愿意跳出舒适区,选择去面对困难,面对未知,也可能会从头开始,勇往直前。
另一些人选择留在舒适区死磕的人,即使面临职场天花板,即使面临薪水上涨无望,也甘愿当外企螺丝钉。
人都有惰性,大部分人都觉得在舒适区呆着最舒服,但是对于外企员工来说,舒适区未必是永远的安乐窝。
近几年,由于中国市场原材料上涨,人工成本和物流成本增加,一些加工制造型的欧美企业更倾向于将工厂搬至东南亚其他国家,这就意味着你所谓的稳定和舒适都只是暂时的,你的工作随时有可能被更为廉价的劳动力所取代。
更为重要的是,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很多工种在未来会逐渐消失,熟悉的工作也有可能会被不休不眠的机器取代。
如果你一味追求稳定和舒适,总有一天,你不是败给时间,就是败给技术。而真正的稳定,是不管未来时间和技术如何变化,你都保持能竞争力,让自己立于不败之地。
所谓的去留问题,不过是每个人在跟自己的惰性抗争的问题,越早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越能更好规划未来。
关于就业,关于去外企还是去民企。在此,我想给那些准备进入外企工作的人几点建议:
1. 外企是一个很好的学习平台,建议以学习的心态进入公司,学习最先进的欧美企业的管理方法,规章制度,规范化管理,锻炼人际交往能力,尽可能多结识不同部门的同事,这样你才能有更多的机会尽快了解公司的架构。
2. 在外企,语言能力是一个硬件条件,要想获得较好的职场晋升,流利的语言表达能力会让你拥有较多的机会。
3. 外企的圈子相对封闭,如果有机会,尽可能扩大自己的交际圈子,不仅仅是同行,还可以是其他行业的人,密切关注行业动态,了解更多的行业信息,这样你才知道你所处的行业在整个经济体系中处于什么样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