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这样一个故事:一大学教授在讲台上慷慨激昂地讲课,下面的学生却大都在玩手机、睡觉。有学生问教授:既然我们大部分的人都不怎么听你的课,你为什么还要讲得这么费劲呢?教授笑着说:只要有一个学生认真听,我就要认真讲,能影响一个是一个。
看完这个故事,你想到了什么呢?教授尽职尽责、教授境界高呀、教授的课堂不受欢迎等等。换个角度来讲,可能是部分学生主观上不愿意受老师影响,于是客观上拒绝听课,最后成为一个定力十足,不受他人影响的人。但这种类型的人,不仅仅是学生群体,曾几何时,自己也何尝不是被人说成三头牛拉不动的人呢?
从小我们都被教育要做一个影响他人的人,养成好的习惯,做一个积极向上的人,任何时候,一个行为、一个动作可能就会影响一个人的一生。而现实告诉我们:人首先得是深受别人影响的人。我们都是群居的高级动物,每天被身边充斥的信息影响,一旦盲目坚守自己的观点,极容易陷入认知死胡同。他人,往往能带给我们方向,给予我们更多的思考与启发。能大胆接受他人的影响来升级认知系统,做一个受别人影响的人,从本质上看,就是自我提升的一个过程,何乐而不为呢?
有人说,我们先得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才是社会人。如果做一个受他人影响的人,还谈何独立思考。是的,人是一个独立的个体,独立思考是人宝贵的提升认知的方式,但受他人影响与独立思考并不矛盾,这里有三个层面的理解。
第一,受别人影响,就是尊重他人的认知思维。
内心尊重他人的观点,是受别人影响的第一层次,能受他人的影响,得先尊重他的观点。而盲目排斥他人的观点,是活在自我世界,拒绝面对真实世界的表现。《人民的名义》中权欲膨胀的高育良便是这种人,不轻易认同他人观点,多活在自我世界中,记得在沙瑞金书记召开的常委会上,讨论干部任用问题时,他一直在打太极,试图用辩证法扭转他人的观点,就很明显地看出他是一个非常固执的人,最后即便侯亮平给他一个悔过的机会,他的内心都是极度抗拒的。
每个人都有着不同认知,不管正确与否,当针对同一个问题时,即使他人有不同看法也是很正常的,站在不同的角度画苹果,画出来的苹果能一样吗?所以,即使不同意他人观点,我们也要学会尊重他人的认知思维。
第二,受别人影响,能帮助反思自己的认知。
受他人影响,其实更多的是人的认知层面。猎豹移动CEO傅盛在得到平台中讲过《认知升级三部曲》,他提到人与人最大的差距就是认知,人的四种认知状态中有95%的人处于第一种状态:不知道自己不知道,换句话说就是不知道自己是个无知的人。在这种状态下,受他人影响就能帮助自己反思自己的认知。当他人的优秀观点让自己触动时,我们可以很清楚地看清自己当时的所思所想与别人的差距,这个时候便可以反思:为什么我会和他想的不同,我是基于哪些原因想到这个想法,而他是基于什么依据来做出判断。一旦感知到有差距存在,我们的认知状态就可能进入到傅盛提到的认知的第二状态:知道自己不知道,这个时候,我们便处于那4%的群体中,随时有可能准备更新自己的认知。
第三,受别人影响,就是站在巨人的肩上看世界。
受他人影响最重要的是站在他人的肩上看世界。人的成长是一个不断积累的过程,谁都不是一生下来就懂,由不懂到懂的阶段,就是不断受他人影响的阶段。美国投资家查理芒格,巴菲特的黄金搭档,就是一个对富兰克林绝对崇拜的人,甚至带着一种独特的英雄情节。曾经,他还打算模仿富兰克林,弃商从政,最后虽然没有从政,但从他的《穷查理宝典》的书名来看,他一直是站在富兰克林的肩膀上看世界。富兰克林曾出版过一本《穷理查历书》,曾是英属北美各殖民地人们不可或缺的精神粮食。
站在巨人的肩上看世界就是借鉴他人的认知来不断地更新、升级我们的认知。这个学习的过程是痛苦的也是快乐的,痛苦在于更新认知要不断打破以往固有的认知,像古典老师定义的那样,不断地拆掉思维里的墙,而快乐在于受他人正确认知的影响,我们会打开另外一个新的世界,重新再活一次。
最后,做一个受别人影响的人,实际上就是不断地自我认知升级,与人的独立思考并不矛盾。如何做一个受别人影响的人,考验的是是否真正理解这三个层面,尊重他人的认知,察觉并反思自己的认知,然后更新自己的认知。只有不断地承认自己的无知,学习他人优秀的观点,不断地实现自我认知升级,站在巨人的肩上看问题,我们才会在这个变幻莫测的世界里看得更远,走得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