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某个无人的深夜,你是不是也曾探究某个“我”。
我是本体的我,而“我”是臆想出的我。如果你不曾思考过自己,那么,我就是“我”,你的本身和你的思想能达到难得的统一。但是,这种统一,并不是来源于智慧,而是对人性的麻木和无知。每个在智性上达到一定高度的人,都经历过自我的分崩离析。他们曾为自己的存在感到惶恐而不知所措,最后却安于自我的纯粹和缺憾。他们曾彻夜思考生命的意义,最后却归于对生命的崇敬和坦然。他们不曾在人前展露自己的疑惑和恐惧,总是将自己人性中最美好的一面奉献给他人。他们却在人后思考过生命各种可能的形态,并甚至为之而若痴若狂。他们绝不是人群中的大多数,但他们的人文产出却代表了整个时代的精神面貌。他们的心灵轨迹是整个时代发展的见证,更是时间所无法磨灭却又带不走的非物质文化宝藏。
而在我们所在的时代,大多数人的“我”是抽离于俗世的,他们如逃逸于天堂的仙子,没有来自生活琐碎的烦忧,只有怎么触都触不到梦想。但是本体的他,如大多数群众一样,只是凡夫俗子,每日感受到来自生活的酸甜百味,与没有灵魂的人们打着不可避免的交道。偶尔遇到一样感同身受人,就仿佛你自己的“我”和他人的“我”紧紧拥抱在了一起,你的本我和你臆想出的“我”都不再孤单...
可是,在某个无人的深夜,你却发现,那个和你情投意合的他,能填满你对人性的渴求,却永远填满不了这夜的孤独。你和你的“我”,在这无尽漆黑的夜,肆意地拥抱着,直到天荒地老。
终究,没有人能够完全懂得那个被你塑造出的“我”,就像与你最亲近的父母往往不是最懂你内心世界的人。你,并不是真正的“我”。所以,对这人世多一点宽宏,就像你的“我”对你本体的忍耐那样。珍惜爱你的人,无论他们爱你的方式是细腻还是粗俗。容纳那些唯利是图的人,他们只是对自己的本体进行维护。你终究是活着人世间的你,而不是你意识形态的产物。你所亲手塑造的“我”,来自童话世界,而不是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