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 教育是我们程途中的一盏灯——教育总论
三、小学教育的改造
儿童不是一个模具,好像玻璃厂的瓶子一样的模型,如果不成器,就算是不合格产品,被踢出学校,这是普遍的社会现象,如果我们观察到的小学生在接受学校教育后,难以分辨是否受过教育?这是没有效果的教育。
讲到教师的职务,便分出训导,教授,管理三大项,但与我们生活实际是否相应?就可以找到答案。无论做什么事情,先总是要有一个需求,这就是目的,以达到目的,接近目标,这样便是成功,在这个过程中,是否符合德目,所称的“勤”和“毅”?我们才这样做?教师的职务全在传授知识以外,如何养成良习,陶治性情,都非所问。教师只是将昭告善言,免去恶德,此外如事物的经验与技术的修炼,悉非所及。教师更像是会计和警察了,教师既然如此,儿童会感觉怎样呢?是将一件一件零碎的知识硬要他们理解,记忆,练习,然后他们并没有兴趣,因为与他们的生活没有发生连接,孩子怎么会有兴趣学习呢?这是我们教师应该作为立身之本其实最吃亏的是我们儿童本身。
小学教育的人,会把儿童的心理看得太过简单,太过机械。不论是儿童还是成人,他的一丝一动都是心灵和机体的复杂活动。在认识的时候就应用了旧的经验,练习的时候就得到了新的认识,这期间相互错综,果是后面的音音是前面的股,不必分开也无法分开,我们必须按照步骤循序渐进,儿童才能得到真的知识,否则都是徒劳无功的方法。
教师在没有自觉之前,他的人生观只不过是虚幻抽象的观念。那么教师的训导,教授管理既不能引起儿童的兴趣,然而对他们喜欢的观察玩弄效仿等本人却仍然要随处发泄,如果不从合理的系统的路走出去,就会跑到散漫无归的荒野,这是儿童的本能,我们不应该等到花开结果先就枯萎了,滋养发荣的本能就此永远埋没了。这是以前的小学教育,对儿童没有积极的效果,消极的影响却随处可见。
教师想教好一个学科,应该有两层谬误。第一,以为我们对一件事物,所以达到“好之”的地步,一定因为羡慕它的效益,贪图它的用途处,却不曾想到其中还有解决疑难和应付环境的种种兴趣。第二,以为儿童的心理和习性和深谋远虑的成人是没有区别的,成人对事物力求精研,往往有着对未来的功利目的,便以为儿童的心理和习性大约也如此。然而,学校的设施不能引起孩子玩弄,揣摩,观察,实验的动机,因此,不能让孩子产生兴趣,结果是他们是不高兴去练习的。
教师制度的好处,就是节省教育人力和时间。却没有儿童喜欢玩弄,抚摩,观察,实验的环境,教室里只不过是一张桌子和椅子而已。接触的种种科目,只不过是引起旧的观念,却不能亲身去实践,体验。与他们实际生活中遇到的事物没有发生连接,并不能引起孩子的兴趣。只是暗暗的在昭示他们而已。
书籍的效应在于传授以往的成绩,流布个人的思想。但是如果没有新的发现和发明,人类的思想只保留在书籍中而已。读书只是获得知识的一种方法,获得一些材料,必须让他们自己去经验,为了研究事物,应付事物,为自己研究做参考而已,却不是最终教育的手段,我们应该要陶治儿童的心灵,与他们的实际生活和事物相连接,这样才能走到知行合一的道路上去。
小学教育应该有一种新的要求,运用我们的思想获得新的经验和知识,然后去支配我们的行动,帮助我们做出计划,使我们的小学教育获得真实的效果,第一我们要明白新的人生观应该是怎样的一种观念,我们的生活离不开社会,没有社会个人是非常痛苦的。我们应该根据自己的材质和能力,做一些对社会有益的事情,这样,自己和社会共同进步,才能做一个幸福快乐的人。所以,小学教师的责任是让帮助孩子,尽力社会,并有益于自己的活动。让儿童在行动上得到新的人生观,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必须承认人生必须是自觉的,自动的,发展的,创造的,社会的,而是以教育作为手段使学生养成种种的品德和习惯,以达到最高的高度。而不是虚幻的,抽象的,效仿的,克制的,被动的人生观。这才是真正的小学教育的意义,看清楚了意义之后,第二点,我们就要想一想知识究竟是什么,求知识的动机,是有需求决定的,需求是满足现在的欲望,达到快乐的境地,所以,知识是帮助我们计划,支配我们行动的。因为我们有了知识才有计划有行动,知识的价值在于即知即行。那么教师的职责就是为孩子准备适宜环境,让孩子自然的去去研究,寻找出道理和办法,通过自己去实验,这些道理和办法是否切实可用,证明它们的价值,经过这样的研究和实验,他们才能获得真的知识,才能做到知行合一。因为所有的知识,不是教师传授的,而必须是自己实际经验实际证实的,这样才能真正的理解。所以我们必须让孩子从事物中寻求真知识,并用真知识来支配他们的行动,让他们亲自去观察去实验,结果他们会有新的发现,这种活动创造的能力,才是怎样做人的根本方法。第3点,我们要想一想,怎样可以让儿童经常有求知识的动机?本能欲望和兴趣是儿童的本能,但是粗心的老师是看不到的。欲望是人生活动的原动力,孩子对环境的新奇羡慕就是引起他们求知求行,求享受的欲望,作为教育的入手方法,我们应该顺着他们的欲望趋势,而不是加以摧残和阻挠,应该引导他们满足他们的欲望,到合理的系统的道路上去,使他们有次序的,想很多的办法,而不是一味的制止,最终使他们得到满足。教师需要做的就是发现孩子的兴趣,并根据他们的本能欲望和兴趣,想办法去引导他们,顺应他们的欲望,扩充他们的兴趣,给孩子布置极其适当的环境,使他们最终获得新的人生观,这才是学校生活便是社会生活。第4点,小学教育的设施应当怎样安排呢?小学必须有会场,工厂,农场,运动场,实验室,娱乐场所图书室,博物馆卫生处等等,一个学校便是一个社会,而同进的学校只要与各种事物相接触,他就有很多事情想做,在必要的时候自然就会去讨论,就会去图书馆看书,然后运用他们的心力和体力去工作,去游戏满足他们各种欲望便随时增长着经验随时创造,有所进步,教师对儿童自然地担起了帮助和指导的责任,同时自身也在增长经验,有所创造,有所进步,教育事业就是教师的社会生活,帮助和指导儿童就是他的“尽其所能”。儿童在这样的学校里,便可以知行合一,修养和生活合一,便可以养成一个健全的人,这样的学校生活,便是社会生活更系统更有价值,与社会共同进步。
个人感悟:学校就是一个小社会,创造环境让孩子自由的探索,获取经验,为社会创造更大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