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原本应该是一个令人沮丧的日子。开学近一个月了,孩子们还有那么多的作业没有完成,肯定得催啊,也许还得打打手底板啊。
但是我用游戏的方式解放了自己,也化解了尴尬,实在有必要一记之。
首先,宣布周一的这节语文课是我们观察的对象,明天的课堂上,需要用文字画图,用文字记录这节课所发生的事件。看谁写的生动,写得深刻。
给我的催缴作业镀上了一层金身之后,再开始做烦心的作业催缴工作。听写本1号本、2号本,《优化设计》、名著阅读试卷,再八个小组比赛,看哪一组能最快收齐。第一名加7分,第二名6分……以此类推最后一名不得分。
于是也出了很多有趣的状况。
比如胡锦璐的小组,因为张家秉的听写本2号本的订正漏了一些词语,所以整个小组加不了分,但是胡锦璐没有隐瞒,而是在交给我的时候就如实地告知于我。还告诉我张家秉不愿意抄。那么我只能宣布这个小组因为张家秉的不配合而退出比赛。
再比如说,一个小组里拖后腿的那位同学,往往每样作业都要拖后腿,那么这个时候先让他补哪个作业呢?孩子们都很聪明,马上分析出来,《优化设计》因为是文言文解释,错一个订正一次,其实马上就能做好,所以都先催着做起来;名著阅读的试卷马上互借,校对或者干脆抄答案……
日本教育专家、日本学习院大学教授佐藤学认为不仅传统的学校需要变革,教师群体也要转型。“如果说19世纪和20世纪的老师都是‘教的专家’,那么21世纪的教师则必须成为‘学习的专家’。”(包括以下文字皆转自微信公众号“新校长传媒”,樊丽萍的《佐藤学:那些“很会教”的老师,从今后看是不合格的》)
怎样的老师才是出色的?在传统的教学观念里,那些有课堂掌控力,会教书,特别能讲的老师通常是胜任的。
但是,当下最先进的学习理论认为,在未来的学校里,老师最重要的任务不是站在讲台上灌输知识,而是成为学习行为的设计者,并能对学生的学习行为及时做出反省,不让每一个孩子掉队。
“在传统的学校里,我们会发现,有些老师在课堂上不仅讲授的时间很长,说话的声音也很响,而学生则是没有声音的。但未来的学校应该是一个学习共同体,老师和学生在课堂中应该是平等的,相互倾听、一起学习。”佐藤学说,在学习共同体中,和传统的老师将大量精力投入于教材研究、教案和教学技术研习不同,符合未来期待的老师,是要通过各种方法,调集所有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张家秉的事,在第三节课后,又有了一个转折。虽然我宣布了他们小组退出比赛,但是组长胡锦璐仍然希望能说动他完成听写本的订正,并且找到我来解释,她劝说不了张家秉,希望我能找他谈谈。于是我找来了张家秉,问清了情况,原来一开始只是一场误会,他并不是不肯订正,只是弄错了,以为只要错误的词语订正了就完了,忽略了他只有22分(满分100)的事实,22分的同学,我惩罚他们把50个词语全部抄写3次。
我听完他的解释,让他抬起头来看着我的眼睛,注视着他,问了他一个问题:“你知道,就算你现在把词语全部订正好,你们小组可能也只是最后一名。最后一名是没有分数的,那你还愿意去订正吗?”
他肯定地说:“愿意。”
但当我追问他理由的时候,他说:“我怕你骂我,怕组长骂我。”
我非常严肃地告诉他:“你不是因为怕,如果你那么容易害怕,50个词语,我们准备了那么多天,你怎么可能才对了11个?
你是个很讲情义的男生,你其实是想为小组出一分力,不想让老师、组长、其他4位组员失望,对吗?”
正如佐藤学所说:“身处学习共同体中,可以感受到的是人与人之间相互关怀、帮助的温暖意向。”很多知识,真的想学,几个钟头就全解决了,然而,这种人际交往中的高尚的情感体验,却需要我们设计出一个又一个活动,把握住一个又一个突发事件,因势利导。
用佐藤学的话再说得高远一些吧:
“在当下社会,纯体力劳动者已经急剧减少,而未来则会更少!”就业市场的结构性变革,人才开始呈现倒金字塔型,但教育并没及时跟上。
我们任重而道远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