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现在都没人会写信了,就算真的要写信,恐怕连邮箱都难找到了。
写信大概是我父辈那个时代才会做的事情,那个时候写信就写好长一大段,写一两张纸都是小意思。记得今年初,买了一本王小波写的书,其实也不算书,只是由王小波和李银河这两个人写的信集合而成的“书”,名叫《爱你就像爱生命》,里面还附带了很多精美的图片和王小波写的短篇小说《绿毛水怪》。我看完了,花了3天时间,全部都是写他们两人的相知相爱,也就是情书。
我其实不单单只想写“情书”,只是用写信来表达感情的,大多是情书,还有一部电影,名字就叫情书,日本爱情电影《情书》,漫天大雪,女孩在雪堆里呼喊着那个他爱着的,但已早就离世的男孩。
“你好吗?”
“我很好。”
那个时代,互联网还没有普及,通信也只能是简单的电话或写信,但那个年代多了很多的浪漫和爱情,那个年代很慢,写信慢,邮件也慢,说话也慢,早起也慢但那个时代又留有着太多的憧憬和浪漫。现在互联网发达了,通信也便捷了,但却少了很多东西,少了浪漫吗?不是,是少了享受浪漫的人。
我也少了浪漫,不会写情书,不会哄人,也不会谈情说爱,我只会对正真喜欢的人报已感情。我也羡慕那个年代,没有钉钉打卡,没有微信领导催促,也没有深夜好友发的朋友圈,也不知道为什么,特别想回到那个连手机都还没普及的年代,回到杨绛女士所说的90或80年代。
但我还是生于这个年代,这个互联网普及全世界的年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