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提到范蠡,最广为人知的是她与西施的生死爱情,也是纠缠千年的未解之谜,至于最后的结局到底如何?正史中我们以无从考证,从依稀野史的片段中,可以猜测他们有了美好的结果,但今天我想介绍的是范蠡,一个在战国吴越争霸时期既能叱咤政坛又能叱咤商场的历史巨人,在吴越争霸时期,他是一个耀眼的人物。
公元前544年,周景王元年,吴国侵略越国时,所俘获的将士将吴王余祭刺死,公元前510年,吴国大举攻打楚国前,为了解除后顾之忧,需先大举进攻越国扫平障碍,双方矛盾日趋激化,吴国要想争霸中原,那么必先征服越国解除对他的后方威胁,越国想要向北攻入中原地区,也需先制服吴国才有可能性,因此二十余年的吴越战争就此拉开序幕。
再后来,吴王阖闾在伍子胥和孙武的帮助下打败越国,俘获了勾践,勾践被当做仆人,而我们后来所得知的卧薪尝胆其实是勾践每天卧薪尝胆,以此不忘屈辱,发誓终有一天要举兵报仇,一雪前耻,而成就勾践大业的关键人物就是范蠡,范蠡的一生大起大落,富有浓厚的传奇色彩,从布衣衣客到上将军,从在外漂泊流浪者到家财万贯的大富翁,他以他坚韧不拔的毅力和深谋远虑的策略,帮助勾践在困难时期拯救了濒于灭亡的越国,打败了称霸诸侯的吴国,创造了历史上的扶危定倾的奇迹,也是春秋末期一位杰出的谋略家和政治家。
说到范蠡在历史上的重要作用,不得不提在越王勾践被俘虏的时期,范蠡和文种得到重用,共同主持着越国的军政,在越王勾践准备举兵攻打吴国时,范蠡相伴左右,吴国大败越国,为了复兴国家,范蠡为越王提出求和政策,勾践被俘,范蠡一同被押往前去当做人质,与勾践一起寻求机会,东山再起,不久后,范蠡被送回越国,准备一步步的计划,而勾践在卧薪尝胆数十年后,吴王夫差渐渐地失去了警惕心,将勾践夫妇遣送回国,回国后,范蠡得到勾践的信任,施以重臣之位,凡是军政军大事都由范蠡做主,而范蠡也得到了一个可以施展治国才华的机会,在范蠡的辅佐下, 范蠡教越王勾践分两个十年来计划,一边要卧薪尝胆,一边要时刻的准备复兴的计划,十年的安分守己,换来了最后的一举胜利,是范蠡在背后不断地出谋划策,使得他在政治上的地位也得到了不断的提升,而范蠡能够帮助勾践复兴越国,也有着他自己的一套计划,在范蠡心中他很清楚,勾践是越国的旗帜,而自己则是旗手,他要做的是举起这面大旗,才能够实现自己的抱负,才能够复兴越国,同时他也规劝勾践落实韬光养晦的大战略,不能眼光狭隘,要将眼光放得长远,不要轻易的出兵伐吴,一定要将大战略贯彻到底。
同时,他还制定政策,增加人口,使国家人丁兴旺,富国强兵,最主要的是制定政策大力发展经济,提升综合国力,范蠡深知战争是综合国力的较量,富国才能强兵,只有打好物质基础,才能为战争提供雄厚的物资基础,而对于吴国,范蠡回国后采取了各种措施,他从民间搜罗美女往吴国贵族那里送去,并且不断的进献珠宝,让他们松懈,并享受其中,放松警惕性,同时送很多的能工巧匠和建筑材料给吴国,表面上是向其示好,其实从深层来理解,是为了让吴王大兴土木耗材疲民,瓦解吴国的社会民生基础,当范蠡得知吴王勾践要开始建水渠的时候,范蠡派出一万民工相助,吴王夫差得知此举动后,对越国的举动十分的满意,他认为越国现在很是忠诚,不会有反叛之心,也渐渐的放弃了他原有的疑心和疑虑,而在后来匿名暗自抗吴,并说服越王勾践,让他不要图盟主的虚名,在陪同勾践在吴国为奴的时候,他已经向越王谏言,如果能够回到国家,一定要小心隐藏,记住国家的耻辱,对外要让臣子们服从要忍小利,图大业,在越国复兴的过程中,其他国家也受到了吴国的迫害,都纷纷的想要联盟越国抗击吴国,并想推举勾践为盟主,一开始越王勾践报仇心切,差点忘记范蠡的嘱托, 幸好范蠡说服了勾践要忍为上,结盟无益,这才打消了越王勾践的野心,一系列的措施使得越国越来越强大,范蠡为后来的越国称霸做出了非常大的贡献。
越王勾践卧薪尝胆,一举攻破吴国复国之后,但范蠡却早早的辞职,这又是为何呢?
据史书记载,范蠡不仅在政治上才能卓越,而且非常具有经商头脑,赚过很多次大钱,广为人知就有三次,而且三次成功,三次退隐。散尽家财帮助有需要的人。从这一点来看,范蠡不一定非要靠政治才能立足。范蠡拥有的智慧远超过我们的想象。在与越王勾践相处的过程中,他发现,越王勾践在自己身处患难的时候,可以与大臣相处的很好,但是当他没有身处险境的时候,确实是非常多疑的,常言伴君如伴虎,君心叵测。或许范蠡退隐对他来说也是一个好的结果。其实我们也可以大胆的去推论,如果说退隐,不是必要做的事情,谁不愿意稳定呢?拥有权力拥有财富的生活,谁不愿意一直这样过下去呢?正是因为有无法避免的危险?也是因为对时局判断的理解,才让范蠡把眼光放得更加长远,让路走的更长远。
哪一任的大王能够眼看权力被瓜分,自古以来,历史的局盘就像一盘权势的大旗一样,王只有一位,而真正能够认清的人,也是勇于退隐的人,不贪恋权势财富,也是拥有大智慧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