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晨,接到母亲的电话,邀我一起去田里摘菜。
弟弟开车,我和母亲带着准备好的袋子,来到了离家10多里远的菜地里。
昨天刚下过雨,地有点泥,母亲提前准备了塑料袋,一只鞋上套一个,想得真周到啊。
黄瓜长得真好,架子上开满了小黄花,一个个粗细不等的黄瓜挂在秧上,都带着直愣愣的刺,刺也是嫩嫩的。摘一个直接放到嘴里,随着脆脆的一声响,鲜嫩地瓜汁就要渗出来。昨天倾盆大雨过后,一切都那么新鲜纯净,根本不需要洗的,这是小时候的味道。
刺越尖细黄瓜越新鲜,那瓜秧为什么也带刺呢?是为了保护自己?是为了证明自己向上的活力?是为了努力把内在的长势爆发出来?也许都是,也许都不是,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解,只是不管怎样,黄瓜有它自己的信念,满满的小刺,坚韧的个性。
还有成畦的白萝卜也长得很好,想要拔一些粗壮的,也需要细心观察。有的缨子长得高,萝卜却挺细。有的缨子不起眼,萝卜倒粗大诱人。此时的萝卜水气足,无论大小都嫩脆爽口。切一盘萝卜条,醮一点甜面酱,甜、脆、爽各种滋味发乎于口止乎于心,天然美味啊。
很多东西是不能凭表面论定其优劣的,轻轻拨开表面才能发现其最可贵的地方。
豆角结的真多了,挨着地面的豆粒饱满,快要把表皮涨破了。这些豆角往往留着做来年的种子。有的细长苗条,里面的豆子刚刚苏醒,正吸足了精气准备疯长呢。豆秧随着秆子往上爬,几个秆子斜插在地里,顶上则捆在一起,这些豆秧着一撮撮地生长着。
站在一边仔细察看,看起来是摘完了,换一个角度,又看到一串串吊着的豆角。原本安静的果实好似在和我捉迷藏,直引得我频频回头,不断发现新的豆角在向我招手,可爱极了。
就像我们平常看一件事情,自以为看得很清楚了,换一个角度,却发现了它的另一面,其实事物都是多面的,只有真正走近它,才能认识它,才能懂得它。
今年的豆角长得特别好,弟弟说是因为今年的雨水特别多,是啊,充足的阳光雨水是庄稼最需要最欢喜的。昨天那么大的雨,它们没有被折枝断秧,反而长得更猛了。万物生长最需要的是什么?阳光空气水,当然还有土壤。
每个人又需要什么呢?
自从去年开始,母亲的腿脚就不太灵便了,她几乎不去游玩,只有到地里摘菜的时候,才会哼起歌曲,那是一份掩藏不住的快乐。
记得电视剧《激情燃烧的岁月》中男主人公石光荣退休后就把自家院子里的地开出来种菜,四季不休,那份满足感让人羡慕。我常常希望自家的房前屋后也能有这样一畦地,母亲可以侍弄那些菜苗,定能让她心境明朗,气定神闲,这比吃什么药都有效啊。
小时候常常见母亲在地里辛苦劳作,春种秋收一年忙碌。现在想想,只要给她一畦地,就如同明媚的阳光,能去除霉味,使她心情愉悦。如同清新的空气,能促进呼吸畅通,使她心境明朗。如同充足的水源,厚实的大地,给她不竭的快乐。
人本来自尘土,一旦跟土地有了亲密的接触,就会把心放在自然里,把心放在生活里,把心放在田里,日子就有了希望,变得简单,也更多了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