获得冠军
今天去老球馆参加“喜迎欧阳路和解放路贯通乒乓球单打比赛”,我获得了女子组冠军。陈师傅获得长青组冠军,肖斌获得男子青壮组冠军。
这次比赛,女子组参加人数不多,分上半区和下半区。上半区是琴姐、苏行长、艳霞;下半区是我、钟丽、晶晶。
我已经半个多月没练球了,她们几个都是天天练,特别是琴姐、钟丽和艳霞,每天都练,琴姐是一天两练,陪练是肖斌、陈师傅、仕壮老师等,这些球友都是男队的高手,琴姐肯定会从他们身上学到不少东西。钟丽的陪练是银山、赵老师、百战老师、李老师等,这些老师年轻力壮,打法先进,钟丽的球技突飞猛进,三八妇女节那次比赛,她打了个二等奖,那次可是高手如云啊!
晶晶二十多岁,正是当打之年,新球友,我对她不太了解。
艳霞是张馆长重点培养对象,她年轻,基本功扎实,现在用的球拍也是一面长胶,一面反胶。
苏姐防守很厉害。
所以这次比赛,谁胜谁负还真不好说。
我今天最大的收获是打球很专注,每一个球都要想好再发,领先时不放松,也不着急,一分一分认真打。比分落后时,能稳住,出手不犹豫,更主动,勇敢。
打乒乓球真的是斗智斗勇,赛场上什么事都可能出现,所以要随机应变。
跟钟丽打我注重前三板,能上手主动上手,而且板板加力,没给她上手的机会,因为她的相持能力很强,我一旦心慈手软了,她肯定会突然加速,她提速后拉球的上台率很高,而且能打出很多超常发挥的球。如果让她打出气势来,我有可能控制不住局面。
我大比分2:0赢了她。
晶晶爱发正手长球,这个球对我威胁不大,她又改发我反手,她不知道我反手命中率比正手高,大比分2:0,我胜。
我小组第一出线。钟丽小组第二出线。另一个半区琴姐小组第一出线,艳霞小组第二出线。
第二轮我跟艳霞打,钟丽和琴姐打。赢的两个人争冠亚军,输的两人是并列第三。
几年前我跟艳霞水平相当,后来我加入乒协,她是今年才进的乒协,我比她早练几年,所以球技目前略高于她,但是她比我小十来岁,体力、步伐、反应速度肯定要好于我。跟她打的时候,我发球很用心,尽量不出台,让她借不上力,对不上点儿,11:1,我先下一局。
第二局,她迅速做出调整,但是我早有防备,也跟着做了调整。我每一个球都打得很有耐心,争取做到不失误,11:5,我又赢了。
跟琴姐争冠亚军的时候,我遇到了一些困难。
第一局,我吃了琴姐五六个发球,10:12,我先失一局。
我坚信自己能赢她,所以,第二局,我不断调整战术,不跟她硬碰硬,而是通过落点的变化把她调动起来,打球节奏也迅速做了调整,11:6,我扳回一局。大比分1:1,我俩又回到同一起跑线。
决胜局,我心很定,开局打得很好,5:1,我领先。交换场地后,琴姐连追4分,我俩打到5:5,然后是6:6,7:7,8:8。
陈师傅,张师傅,毛教授,李老师,小韩……,好多球友都来观战。
我看了看陈师傅,他也正在看我。我突然想起陈师傅说的那句话,关键分时决不能手软,要敢于上手,你不上手,人家就上手了。不要怕打丢,大不了是个输,输了再想办法赢过来。
琴姐吃了我两个发球,10:8,我拿到了赛点。琴姐没有放弃,她通过倒板,连追两分,10:10,我俩又战平。
该我发球了。我拿着球,没有急着发球,而是用球拍颠了几下球。我发了个正手急长,琴姐接球有些冒高,我抓住机会,一个正手大力扣杀,球像子弹一样,顶着琴姐而去,11:10,我又拿到赛点。
该琴姐发球了。
“琴姐,要不要暂停?”钟丽笑着喊。
“不用。”琴姐笑着说。
琴姐想了想,倒了一下板儿,改用长胶发球。这一次我接住了,她回球到我的正手,我没急于求成,而是摆短,她回搓了一下,搓的力度小了,没搓过网。
14:10,我赢了决胜局。大比分2:1,我战胜琴姐,获得了冠军。虽然这个冠军,含金量不高,但是我还是很开心,因为,通过比赛,我积累了一些比赛经验,心理素质也得到了提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