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刚过,你发(收)了多少压岁红包?在传统中国春节文化中,压岁红包是少不了的一项内容,这是人情关系社会中的一种传统习俗,也是一种社交方式,一方面传达着对晚辈的关心和祝福,一方面也是晚辈对长辈的尊重和敬意。
而随着“Z世代”的成长成熟走上职场,这个传统习俗也面临着一些挑战。一方面,95后、00后的年轻人更加注重自我感受,不太愿意在繁琐的礼节和复杂的人际交往上花费过多的时间和精力。另一方面,红包金额逐年水涨船高,对大多数初入职场的年轻人也的确是不小的经济负担。此前有人专门在互联网制作了全国红包地图,该图显示江苏压岁红包平均值为1000元,而福建则以3500元高居榜首,其中莆田更以12000元引发关注。对于新职场人来说,如果需要发放多个红包,回家团聚难免被视为畏途。如果再遇上有人结婚生子,那么一个月甚至几个月的工资就悉数送上了。
去年10月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联合问卷网发布的一项调查显示,93.2%的受访年轻人在随份子上有负担,其中51.2%的受访青年认为既有经济负担也有人情负担,于是有不少年轻人开始对不合理的“红包”“份子钱”说“不”,提出一些新观念、新做法。比如,广东就被形容是“红包界一股清流”。在广东,红包称“利是”,“派利是”只讲“意头”不比金钱,5元、10元,心意到了即可,50元就算“巨款”。在上述红包地图中,广东这个经济大省的红包以50元垫底,央媒对此予以赞赏,“人民日报评论”微信公众号2月12日发文呼吁,莫把压岁钱变成压力和负担。文章说,压岁钱的厚薄程度不是衡量关系亲疏远近的标尺,“图个热闹喜庆就好”。在无锡,也有不少年轻人互相约定不发或少发红包,即使中老年人家庭在举办婚礼或举办寿宴等活动时,也事先约定不收礼金,送上祝贺和祝福,表达心意最重要。
总之,逢年过节结婚生子最重要的是得到大家的美好的祝愿,而不是增加相互的负担,采取大家互相认可的方式才能达到最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