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晚上,很好的月光,让人自发地思故乡、思姑娘。加上刚洗澡上楼,便越发地怀想着姜堰的澡堂子。
到了北京后,发觉学校只有淋浴,深感惊讶。又从来自神州各地不少同学们口中打听得知,他俫即便是冬天,也多是在家淋浴,高中的澡堂也无大池子一说。看来,姜堰(江淮之间别处大概也是这样)的澡堂子格局是同别的落地是不一样的。
我俫姜堰,从街上到乡里,遍布着热气腾腾的澡堂子,有的街上甚至一连好几家。这种风尚在别处是不时行的,而我俫在冬天不得澡堂子便没法子过活。甚至有句话讲:“早上皮包水,晚上水包皮”,便是说扬泰地区的人:早上讲究喝早茶,弄点儿汤包儿、烫干丝、鱼汤面吃;下晚儿则要去澡堂泡个澡,敲个背,再弄扬州三把刀之修脚刀修个脚。可以讲我俫尘世幸福极多,生活是相当惬意的。
此处便综合姜堰街上若干家浴室来大概描述下。凡是个澡堂子,得有个招牌。高中之前家住府南,常去的有东板桥底下的洪都、塑料厂以及古田、金桂园,有时同爸爸还要赸(【追跑】,音:sruaen 1)到姜堰北头去洗澡,恨不得跑遍整个姜堰街上。高中之后则常在福星、新浪、华清池、联华这些罗塘地界的浴池泡澡了,至于蝴蝶泉、南海渔都、金沙这些鼎鼎有名的大浴池,则一直不曾有机会瞻仰。而姜堰街上(东大、西大、南大、北大街)上的老字号名池,白玉池、新泉以及二招、闸招,则是儿时的记忆了。
澡堂子招牌上少数老浴池是一本正经地行书或楷书写字,大多数新派澡堂子则画一些沙滩美女吸引眼球,所以网络不发达的小时候,同一帮实验小学的活丧行骑脚踏车路过这些浴池必定瞥上一眼……
好,现在你就当作拎个篮儿同一袋子换洗衣裳,感觉还少点甚的杲昃?好,那就再放个玻璃杯儿同两个水果。不管是落雪天慢慢儿跑着去,还是蹬着个破脚踏车,戴好耳罩手套后头还驮个孩儿去的,现在总算到了澡堂子门口。且看完了澡堂子招牌上的比基尼丫头,用力推开厚重的帘子。这时墙上往往会望到一行字:性病及皮肤病患者禁止入内。再往前的柜台上往往放个财神老爷,先进的还要摆个电动的招财猫老爷。前台存完鞋子,离池子又近了一步,别着忙,现在进了男宾区,存完衣物,拎个篮儿,光着膀子准备下水。
慢忙,再来点儿小时候的回忆……小时候一直是爸爸带我去(所以从不曾有机会去瞻仰女浴室,不少小伙伴去过呵呵- -),记得那时我应该是不用钱的,稍大一点儿之后是要半价,倒是熟悉的老板还会客气下,让我免费洗,那时洗澡应该是不贵的,因为印象中爸爸是口袋儿里头放几个铅锱儿便同我往浴室走了。十来年过去了,现在就是办月票也到划到五六块钱个人呢!但是月票是上规矩的,腊月二十八夜以后一直到正月初五是只收现钱的,因为过年图个大发财,不作不得钱进账。
即便是路上屁大的工夫,也有不少蛮有意思的事儿哩,我同爸爸伢儿两个在路上嚼到天南海北,天文地理,政治历史,各种话题。到现在还记得从坐在爸爸车杠上到后座上,再到两个人都踏脚踏车穿过姜堰的大街小巷,翻过东板桥西板桥古田大桥金湖湾大桥……北纬32度又湿又冷还又刮大风的姜堰的冬天是极为让人难过的,记得小时候某年冬日,两个人走着走着,爸爸忽然告诵我说:“天冷杀(各)人啊,我俫发劲往前头溜啊,澡洗好(呃)早点儿家去睺觉。”而后两人竟跑到浴室了,至今回想起来也是蛮有意思。
继续回到刚才的澡堂子。澡堂子口头基本上是若干排躺椅儿,再来存衣柜若干。从口头到里头又得掀起一道厚帘子,这时到了淋浴房,除了莲蓬头子花洒,几把长椅,便无他物。再往里头走,便是个厚重的木头门。用力拉开木头门,随着门上头弹簧吱吱作响,一阵热气扑脸而来,耳旁还能听到蒸汽房的水汽声。墙壁上多是白瓷砖,略高端的池子还能透过雾气隐隐望到裸女壁画风格瓷砖贴在墙上(嗯,洗澡时也要欣赏艺术……)而后,便拖着澡堂子剪去头部的趿靸儿,趿拉声在澡堂里回响着……
再里头便是热气腾腾的大池子了,大池子还有讲究,如同火锅中间隔着汤,澡堂子里池子隔成三个池子。最大的便是正常的水温,是那种初伸脚觉得烫,而弄水把身子弄潮了再下水便觉舒适无比,那种热量在身体浑身滚动;再有一种则是略小的方池子,水相对比较温,供细皮嫩肉的细拿宝儿洗澡;另外一种则是一块狭长型的池子,水温更高了,我是向来不敢把脚伸进去的,但却经常望到有不少老头儿欢喜把脚朝里头一伸,眼睛一闭,手一供,脚爪儿烫的通红,过会儿吸着气喊着惬意。
上头说到姜堰的冬天是湿冷的,为了突出澡堂子的爽,再渲染一下外头的冷……年底,早晚气温便是个位数或零上或零下,但这不是重点,重点是那种湿冷的天夹着风,是深入骨髓的冷。早上被闹钟吵醒不愿起,非得妈妈三番两次来催促,甚至威胁说要“再不起,要掀你被单啦!”(这种事同样发生在过年回老家时,奶奶喊爸爸起床:“段二头欸——再不起就掀被单呐”……)我还是蜷作一团,往被子里头一缩,待得妈妈动真格把被子一掀,则是浑身如同受了刺激,人顿时清醒过来,忙说好的同时赶紧把被子再拉过来,在被子里一件一件地穿好衣裳,方才出来套上棉的厚拖鞋把脚裹起来;再胡乱喝两口热粥;帽子围巾手套儿穿戴得好好的,方才上路。又长又弯的罗塘路上时常遇到陈宝旺、小芒等人,自己就松口气了,大家一起迟到总是比一个人迟到舒服的……到教室则略好,人多好取暖,窗户一关,倒也还能凑合,但仍还有人在下课通风开窗的时候受不了。写字便套个半爪手套儿,另一手或是插袋或是缩袖或是捧着个茶杯儿或是拿着个汤捂子……像我这种懒怂呗,常是手朝衣裳袋儿里一供,颈项往领子里一缩,膝头盘儿一弯,腿跷在凳子腿上,咀边儿一闭,人往后头人的桌子一隑(【斜倚,靠】,音:kei 4),桌上摊着书放着笔,吊儿郎当地听课……及至晚上家去,更是不得命。一路向西,顶着风,骑个十来分钟,哆嗦着上楼。还好家里妈妈总有肉汤鱼汤各种吃的备着,分外惬意。再然后则是灌好汤捂子放被子里边,带本书上楼上去,一边弄个水壶烧水,把透水灌到茶瓶里头;一边弄个按摩脚盆儿接点儿太阳能里头的温汤热儿加热,泡上个二三十分钟,才套上大棉鞋下楼。卧室书桌上必然也有电热台板,望书学习,磨蹭到11点半多,泡个奶粉喝,漱嘴洗脸睡觉。脱完衣服飞快地上铺,用棉毛衫同毛线衣把肩膀两边裹得紧紧的,非得等浑身稍微暖和了,才得以慢慢入睡。然后继续重复本段开始的一天又一天,无尽的日日夜夜,永远深陷在人间……直到春暖花开。
扯回来,继续回到刚才的澡塘子里头。身子已经浸没在水中,浑身是热的,筋骨仿佛被打通一样,积蓄几天的寒气从骨髓中逼出来,无比惬意。澡堂子里头也是万分热嘈的,里头擦背敲背师傅噼里啪啦的敲背声,蒸汽房水管儿传来的水汽声,老头儿唱戏的吊嗓子声……澡堂子里头嗒泊(【聊天】,音:dʌ 1 pʌ 1)声则是最多的。除却一些成天泡澡的熟脸儿,更多的是一些生脸儿,何况来洗澡已经一丝不挂、坦诚相见,还有甚的不敢胡嚼遭报的呢?于是各种事儿扯来扯去,哪个厂长哪样子发财的,哪个书记因为瞎訄(【乱搞】,音:糗)而下台的,哪个国家领导人哪样子发迹的,哪个地方出了车祸死(呃)几个人,哪个地方将来要划(呃)把泰州,胡XX(呃)妹姊在华侨城有好多房子,胡XX(呃)爸爸文革中怎样死的……澡堂子成了交流稗官野史的好地方,每个澡客都有自己的秘闻与大家共享,每个人都是故事家,虽然谈谎夸大成分居多,但总是蛮有意思的,反正都是过客,互相认不得,得珍惜摆泊(【吹牛】)的机会。我俫这些孩子从小到大在澡堂子里头向形形色色、色色形形的大人们学了丰富的知识……
泡澡泡得差不多,习惯了澡堂里头的温度,则得来点儿更猛的,到蒸汽房去。蒸汽房里头是一排木头躺椅儿,与外界是厚木头门隔着,光听到突突突的烧开水声音。进去以后躺下,把毛巾往脸上一蒙,便开始享受这种更高温的刺激。浑身皮肤都舒展开来,热气直截了当地深入身体,整个人好像得到了净化一样,所谓驱寒气大概便是这样了。待到出来,则是浑身软了一样,瘫在擦背师傅的皮床子上,师傅则是拿出几十年的手艺功夫,敲敲捏捏打打,噼里啪啦的,擦完后浑身好像去掉一层皮。待得浑身污渍全出,再出去淋浴洗头冲洗,整个人感觉是重生了。
慢忙,还早着呢,出来穿上棉毛衫、棉毛裤,还有的忙呢。有的人呗则趁着暖意睡过去,睡到自然醒,起来则精神抖擞;有的则是打牌赌钱,去得晏(【晚】,音:暗)的只得捧个大茶壶儿望掐头儿;有的么,则是手往头后头一披,望报纸望电视;还有的则是让修脚师傅打个电火修脚……其他服务这里不谈,虽然比不上东莞ISO,但据说在华东也曾经蛮牛逼的……
好的,终于穿戴完毕出来了。还有个流程不曾过。姜堰的澡堂子,外头往往有卖甘蔗汁的,多年来从块把钱涨到三五块钱了,但这依然无法阻挡我们。洗完澡后咀巴干的时候,来点儿爽人的鲜榨甘蔗汁,简直赛过活神仙,汁儿滚过喉咙,一阵清凉。
已经快一年不曾洗姜堰的澡堂子了,不晓得有什么变迁。寒假家去,小伙伴们一撮儿泡澡哈~还记得在姜中,一帮怂往池子里头一坐,恨不得不上晚自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