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纽约时报》上发了篇文章,专栏作家大卫·布鲁克斯说: “如果你是为了追求自我实现而结婚,那么你会经常感到沮丧,因为婚姻,特别是育儿,会不断地拖着你远离自我目标”。
他指出,如果我们能够把自我融入婚姻中,无私地为婚姻做贡献,将能体会到一种超越个人的更高的喜悦。最后他的结论是:马斯洛把追求自我实现看作人的最高需求,这很容易转化为过度自我中心,现在是时候丢弃这套理论了。
他说的对吗?没准有几分道理,但我严重怀疑作者的立场,因为他是个——男人。
这番话,真像是男人在变相地说:“要啥自行车啊?你看你,好不容易能结婚就不错了,投入、牺牲、奉献才是正理,折腾啥自我实现啊?……”
如果说话的后果不用自己承担,那么我也可以在道德上摆出一副大义凛然、苦口婆心的样子,正所谓站着说话不腰疼。可是对于一个女人来说,为什么要在婚姻中追求自我实现?正是因为我们一直投入、牺牲、奉献,也没能换来自己想要的。
△
前一阵有个朋友告诉我,她刚生完孩子那会儿,半夜无数次爬起来喂奶的时候,周围一片漆黑,心里丝毫没有那种做母亲的喜悦,有时候只想从窗台上跳下去,不明白自己为什么会在这儿,我到底是谁?
出什么问题了?她知道自己是产后抑郁了,但为什么会抑郁?或许是因为那种不平,生了孩子,丈夫该上班上班,该睡觉睡觉,有时候也会逗逗孩子,但只要一哭就扔回给她。
做饭?洗碗?收拾屋子?公婆见不得儿子做这些,他们全抢着干了,然后吃完晚饭就累得要睡觉。
一整个晚上,她无数次起来喂奶的时候,没有人帮她,大家都觉得这是理所应当的:你不是不用上班吗?你不是孩子他妈吗?
当她试图跟丈夫诉说一下自己的烦恼时,对方一句话就把她怼回来了:别的女人不都是这样过来的吗?
别的女人都是这样过来的?她开始深深痛恨自己的女性身份,爱是持久忍耐,所以我结婚就是把自己卖了是吗?
△
或许有人要说,她是遇上了一个甩手掌柜式的丈夫才这么苦闷,和对方沟通啊,两个人合理分工就好了。
我的另一个闺蜜Z,一直是朋友圈里花样晒恩爱的那种。她丈夫是个大企业的中层,但在做家务上十八般武艺样样俱全,关键是非常疼老婆,生孩子前就主动包揽拖地洗碗做饭等大块家务,生孩子后喂奶换尿布陪玩陪睡也一样不拉。
两人为了孩子买了学区房,每月要还好几万的贷款,闺蜜在一家垄断国企,虽说收入还不错,但一下子大幅涨薪绝然无望,正好她工作也不忙,于是二人决定她多照顾家里,男方申请调岗去赚钱。
矛盾就从这时候开始了,丈夫要么没日没夜地加班,要么回家倒头就睡或张罗着与狐朋狗友喝酒放松,好不容易有点时间,她盼着丈夫陪陪她或陪陪孩子,对方却非常烦躁地告诉她只想自己呆着玩会儿手机。
两人吵过无数次架后,丈夫承诺她少出去玩多陪她和孩子,她理解他工作压力大,但还是觉得茫然:丈夫上进,对她也挺好的,不出轨,自己工作清闲稳定,孩子也过了最让人操心的年龄了,可是她就是很少有快乐的时候。
“你说我是不是太作了?”她问我们一圈闺蜜,还真不是,这几年她一直做饭带娃学着做贤内助,以前一个只会吃方便面的人现在随手就能做出一桌子菜,付出不可谓不大。
这几年,丈夫的时间花出去,在工作上升了好几级,薪水涨了几番,出于职业需求,在不玩手机的时候,他还是会认认真真地读一些专业书、管理类书籍的;而她,一直喜欢看小说和电影,这几年带娃也没有别的娱乐活动,她变本加厉地沉迷于网络小说,专业书说着要看,却从来没看过,工作按部就班,却也看不出什么起色。
“想当年我也是当过学生会主席的人,老师能想到我今天会是这个样子吗?”
我想,她缺的大概是成就感。
△
这种成就感,并不一定是在工作上做出多大的成就,而是确认自我的价值与独特性。
如果你能从日复一日的买菜洗衣做饭收拾屋子中得到成就感,那当然很好。像我们昨天那篇文章中提到的《朱莉与朱莉娅》一样,她们从做饭这件事中感受到了自我的价值与快乐,甚至把它发展成了一门事业。
但闺蜜Z显然不属此类。
她不理解的是,他主外她主内这个决定明明是他们共同作出的,没有人逼迫她,她是自愿的,但为什么若有所失?
我想,从小我们被教育的或眼见到的就是,女人结婚后要为家庭奉献,这样的家才像一个家,如果你不着家在外面扑腾,无论事业多么成功,都亏欠了家庭特别是亏欠了孩子。
所以,在遇到谁去“打猎”谁去“顾家”这样的问题时,很多女性默认自己的选项应该是后一种,特别是如果男方事业发展得更好的前提下,“那么我退后一步也没关系吧”,于是在日复一日的家务、育儿中,最真实的那个自己渐渐变得不重要,你的身份只剩下两个:妻子、母亲。
我不知道有没有男性担忧过“如何在关系里找到自己”这样的问题,或许他们用不着,因为他们生来就在这件事上占尽上风,从古至今,一个男人只要能带着猎物(钱)回家,就尽到了最大的职责,所以就像文章开头那位男作者说的,提倡为婚姻投入、贡献,多么容易。
但对于一个女人来说,当她把自己大半都奉献出去了,精力、时间、爱……自己还剩下多少?
△
《欲望都市》里最后一季,女主角Carrie为了艺术家男友Aleksandr搬到巴黎,但对方在紧锣密鼓地筹办一个重要的画展,根本顾不上她。Carrie越来越想念纽约和自己的一帮好友。
最终,她决定分手,回纽约。她告诉Aleksandr,她爱他,但这段关系让她迷失,在他身边她找不到真正的自己,“也许现在我该看清楚我是谁了”。
我是谁?
对于一个受过良好教育、经济独立的现代女性来说,如果我自己也可以赚钱养活自己,买房买车,周游世界,认识你之前,我有朋友、有爱好、有特长,那么我为什么要和你在一起?
或者只有一个原因——因为你,让我可以成为更好的自己,我期盼着和你在一起构建一个美好的未来,我期盼着自己成为理想中的样子,而不是,老妈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