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2月8日,崇德「日究竟」【第11天】
实习的时候,我曾问小学生:“学习快乐吗?”不管是成绩优秀的,还是成绩一般的,都会毫不犹豫的跟我说:“快乐!”他们甚至觉得学校比家里更好玩一点,因为在学校有同学的陪伴,还能学到知识。
我又问我幼儿园中班的妹妹:“在幼儿园开心吗?” “开心! “喜欢上学吗?”“喜欢!” 就是这么简单的两个字,幼儿园的她,还说不出自己究竟开心什么,喜欢什么[捂脸],但是那是她发自内心最直接的感受。简单的回答,让我知道她喜欢上学,喜欢学习,并以此为乐。
画面一转,我又去问了初中生,她是我朋友的妹妹,是在当地比较好的一个初中,而且还是在“火箭班”的初三学生,有望考上金华最好的高中。 那天刚好我朋友带她一起出来跟我们吃夜宵,她与我吐槽了学校的紧逼式学习初三的他们成天面对的是作业,考试,已经忘记什么是周末了,甚至已经忘记上次出来玩是什么时候了。 看着忧郁的她,我说:“有这么夸张吗?不是才初三上学期嘛,有必要这么紧张吗?” “我们老师甚至还要求我们女生把头发都剪了,因为洗头发太费时间了[捂脸]。” 我吐槽:有必要这么“争分夺秒”吗?
打心里为这位有望考入金一中的女孩感到悲哀。一个正处于青春发育期的中学生,每天要做堆积如山的试卷,“上课满堂灌,下课题海战”,早上还没有睡醒就要起床,晚上熬到深更半夜才能入睡。本该健康、快乐成长的年纪,却背负着与年龄不符的学习压力,正常的生物钟都得不到保障。[皱眉][皱眉]
我甚至都不用问,也不敢问她学习快不快乐,因为我怕打击她。在这种严酷的应试教育下,她被动接受了这样摧残人性的教育模式,累死累活,想必在心中早已产生了极强的厌学情绪。甚至可以说,她的初中是空白的、灰暗的,但是她只能接受现实,无法反抗,她唯一能做的就是做题,考高分,并傻傻的相信老师所谓的考上一中你们就解放了这安慰人的话。[捂脸]
当然,每个人都有选择生活方式的权利,也许有人喜欢高强度的应试教育,所以我也不会说这种教育方式完全不好,总有适合它的人存在。是,请不要让所有人,都只能被迫做出这样的选择!毕竟学习是孩子在学,能不能问一问孩子内心的真实想法?[皱眉]
我也并不是宣扬分数无用论,只不过实在看不惯这种追求分数,依靠堆积时间的低效率的应试教育,且极其摧残人性的填鸭式模式。这种塑造孩子的方式让我感到心疼,我看到的是每个像天使一般的孩子,都被剪掉了想象、创新的翅膀,一个个都塑造成了老师、大人想要的模样。
为何现在的学生越学越不快乐?🤔照理说,获取知识是一件多快乐的事情呀!而现在的孩子,却是越长大,越厌学。 这不禁让我想到了这几年推行的素质教育,我还特意去翻了一下百度百科中“素质教育”的条目,其包含的主要方面有:
创造性能力的培养;
自学能力的培养;
社会公德教育;
世界观教育;
人生观教育;
劳动观念教育;
终生学习教育;
审美观念与能力的培养。
如果光看这些列出的条目,确实可以算得上“素质教育”了,但不知道每天高喊要对孩子进行素质教育的人,真正了解这些内容的能有几何,真正践行的想必更是寥寥[捂脸]。
有太多的家长对于孩子只有一条要求,就是成绩,只要成绩优异,考进名校,其他方面怎样都好。学习的音乐、艺术、表演都是为了考名校。当素质教育被如此窄化,实乃素质教育之殇。
曾经,就连我自己小时候也认为:只要成绩好,就是人才。我们的父母,学校想尽办法教我们如何取得高分,如何考上好大学。但是,大家有没有思考过这样一个问题,难道只有成绩好的学生,才是社会所需要的人才吗? 我想,不是,我们的社会不仅需要成绩好的学生,更需要德智体美劳 全面发展的人。[嘿哈][嘿哈][机智]
应试教育扼杀了多少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培养出了许多高分低能的学生!我 们的教育到现在还不完善,需要更多有思想的教师去努力奉献,让我们的教育更加完善,让我们的教育更加适合当代社会发展的需要,让我们的教育能发扬孩子的天性、展开想象的翅膀,让我们的教育能真正的让孩子快乐学习,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