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最美的教育最简单》
作者:尹建莉
今日阅读章节:第二章
今日阅读页数:P55-110
内容/摘要:
儿童是脆弱的成长,只需要鼓励,不需要惩罚。一切严厉地对待都隐藏着某种伤害,父母不仅应该放下手中的棍棒,更要放下心中的棍棒,心中无棍棒是件比手中无棍棒更重要的事。宽容而饱含真诚的教育,总是最美、最动人的,对孩子也最有影响力。
身教重于言传,如果成年人对孩子拿出的是经常性的批评和打骂,怎么能培养出孩子的友善与平和呢?
放不下严厉教育的人,真正的原因是潜意识放不下莫名的恨意。他们自以为在教育孩子,其实只是在发泄自己从童年积淀的恨意。所谓的严厉教育,其实和教育无关,不过是成年人某种性格缺陷的遮羞布而已。
孩子没有错,只有不成熟,如果你动不动认为孩子错了,那是你自己错了;如果你遇到的孩子是屡教不改的,那是你所提要求不对或一直在用错误的方法对待他。没有一种错误的手段,可以达到正面效果,孩子最受不了的,是父母经常性地严厉和苛刻。
尊重孩子是大自然的法则,也是神的命令,是教育最基本的法则,严厉教育的目的,虽然也是想给孩子打造出华丽的人生宫殿,到头来却只能创造出一间精神牢笼,陷儿童于自卑、暴躁或怯懦中,给孩子造成经久不愈的内伤。
一些学历较高或事业很成功的家长,作为社会人,十分优秀,作为家长太强权了。在家庭生活中,如果不有意识的约束自己的能量,就可能对身边的人形成超强的控制力。世间万物,过犹不及,虽然这种控制力主观愿望是好的,可在客观上去形成对他人自由意志的剥夺。
儿童是脆弱而无助的,他们的天赋需要激活也需要呵护,家长在孩子的成长中既要成为孩子进步的助推器,要成为他们的保护伞。
注意力不需要培养,越培养越涣散,不打扰就是最好的培养。
文化程度较高的父母总体上肯定会给孩子更好的教育,但有时也会陷入偏见或思维定式中,最典型的是经常会有意无意的设计孩子的未来,以自己对生活的理解来规划孩子的人生,这反而有可能降低孩子的前程高度,束缚他的发展,使其“泯然众人矣”。
教育和其他事情的最大区别是,要实现长远大目标,必须经常以牺牲当下小目标为代价。也许他们会不时地玩过头,也许他们短时间内在学业上不尽如人意,只有家长信任孩子,为孩子营造一个友好善意的家庭氛围,让孩子无任何负罪感的去玩,孩子就有能力慢慢协调好游戏与学业的关系。
不管是最好的管。无为而治,虽然表面看起来不作为,却是最有效、最长远、最有利的一种方法,可谓是教育的一种最高境界。
“在外是总经理,回家也是总经理”是家长的大忌,也是整个家庭生活的大忌。
一句话感想:
每位家长都知道要给予孩子自由与尊重,但是想要做到却很难。但作为家长,爱孩子就要尊重他、接纳他、信任他。我们要学会适当的去放手,给予孩子更多的自由,最大程度地去尊重孩子。爱的最高境界是不打扰,尊重孩子的自然发展规律,尽量给孩子创造一个宽松的环境,孩子才有面对自我的时间和空间,才有机会学会适应和调整,才能聚集起自我成长的力量。他的力量就可以不被消耗在和家长的斗争中,不需要浪费在过度的自我纠结中,而是全部用于自我成长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