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来临前,公司组织了一场团建活动,其中一个活动叫“极速60”,具体规则大家百度,我就不在这里啰嗦了。
当团建教练讲解好规则之后,我们就进入商讨阶段。大家也都很积极,各抒己见。可是,商讨完成之后,随着一声令下,结果乱套了。
同一张纸牌,有时候被翻了很多次,有的却一次没有翻到。当意识到这个问题的时候,众生百态就出来了。
什么人最多,埋怨的人最多,找别人错误的人最多(如果是以前的我肯定也会如此)。我立刻意识到抱怨是最不能解决问题,反而是制造矛盾最好的方式。
于是,我提出:“统计的人说翻哪张就翻哪张,其他人就不要过多的提自己的意见,先完成任务要紧。”
后面的过程就变得很顺利了,结果我们胜利了。
但是这件事却是给了我很大的启发:最近两年我无论多忙都会看书,我也体会到了读书的益处:无所用,无所不用。
在此之前,刚好在书里看见一个观念:抱怨和争执是最无效的沟通,是毫无意义的。
活动结束后,我开始反思几个问题:
为什么我们商量了对策,执行却还是很乱?
如何才能在商量对策时的更全面?
当我提出专人指导,具体执行时,为什么事态发展就开始雨过天晴了?
回到家后,我针对几个问题做了思考和整理,分享给大家。
第一:我们商量对策时,时间仓促,没有准备时间,考虑自然不会周全。但是因为我们快速行动了,所以很快发现问题,并纠偏。实践才是检验真理最好的手段,行动比空谈对策重要。
狼在追猎物的时候,不是每一步都对了,而是每一步都错了,但狼还是成功捕获了猎物。所以只要目标确定,动起来,就对了。
第二:问题永远不可能考虑全面。错误不可怕,没有共同的目标才可怕。目标导向,无疑都是最重要的。
抱怨和争执,除了带来情绪上的快感,毫无作用,不要试图用争执去同化一个人,改变自己是神,改变别人是神经病。
第三:在活动中,我们这个团队是有使命和愿景的(目标),但目标要落地,我们必须要学会把项目拆解,变成一个个可执行的具体事件。
总结一下:
不管是团队还是个人,目标是方向,也是凝聚力和动力。
不管是团队还是个人 , 理解规则就要快速行动,这才是最快的成长和纠偏方式。
不管是团队还是个人 ,在向目标行进的过程中,执行必须具体化,具体成一件件小事,这才会变成最强的执行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