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王老师悦读•成长群中一位家长的分享,我找到了高子阳老师的公众号,这篇文章解决了我很多的疑问,或者说是我的困惑得到了印证。
1.“我认为最好的家庭作业是回家看30-60分钟的课外书及用十分钟简单记下当天值得记的事”并不是要求墨现在的老师这样布置,是我自己最近安排墨家庭作业时,在思考一个问题:是不是应该在看完书之后写点什么呢?随便写点啥都可以。我用了《亲近母语 阅读力测试》看完每个小故事,在后面做做题,类似阅读理解;《亲近母语 我的写作课》看一篇,就随要求写点什么东西,有的是童诗,有的是小故事。对不对?该不该坚持?看了高老师的文字,知道了答案。需要有,输入与输出保持同步。
2.“人的成长离不开科学重复-多读多写是科学重复之道,科学的重复绝对不是重来重去的背诵,更不是反复做习题,听写。”类似粽子英语的学习之道,反复读写,大量读写。英语是外语所以多了反复听说,大量听说。所谓的大量在高老师的翻译之下,其实就是每天30-60分钟的坚持。科学的重复不是翻来覆去的背诵,但背诵本身也是种能力,快速记忆力也是可以训练的,个人解读高老师在这里不是绝对否定,只是不绝对肯定背诵的作用。
3.“高速阅读需要小学六年的超大量阅读,在我们眼睛发育成熟之前(18岁结束)我们没有接受过大量的阅读训练”我小学在外婆家过寒暑假,爱上了看武侠小说,厚厚的一本古龙小说能在3天之内看完,起码看了近百本吧。这段经历,让我的阅读速度非常快,当然也取决于书的类型,纯粹从阅读速度来看,确实有一目十行的感觉,当时不知,此时才晓得是和儿时大量阅读有关。当然可惜的是,我们那时侯是没有家长指导,纯粹自己乱看,没有形成有效的阅读体系。但能够佐证高老师的理论确实存在有效性,如果墨现在的阅读量保持和我相似,阅读内容是有目的圈定的书籍,那么是不是能收获一个阅读小王子呢,成绩能否提高不一定,阅读不能太功利性,但起码能解决初高中考试连题目都读不完的问题。--“未来的高考,不管是语文还是数学,所有的学科试卷上的字数都要大量增加,将来要有15%的学生读不完试卷”或许这又是一轮焦虑宣传,但没有家长能在焦虑中保持淡定,至少我不行。
4.题外话:最近在学粽子英语,觉得二者之间理念有相似之处。粽子英语的模式就是大声读,长时间反复的跟读,一篇课文至少7个小时的累积量,前3课墨甚至达到了10小时以上的跟读时间。收获的是口语的流畅度和词汇量,这只是墨这个小白短短15天的收获,粽子英语有更多牛娃可以力证。题外话想说的是,我认为粽子英语的学习方法是有效的。那么语文的学习应该也有类似的地方,它们都是语言文化类的学习。我的思考在高老师的文中得到了印证。
哈哈哈,多鸡冻,写了这么多字来表达我的激动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