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史》之《史记》:总第一百五十七篇,《史记》第一百五十四篇
史记卷六:秦始皇本纪第六
原文摘要:
赵高劝说二世道:“先帝登位治理天下时间长,所以群臣不敢做非分之事,不敢进言异端邪说。现在陛下正年轻,刚登皇位怎么能跟公卿在朝廷上议决大事呢?事情如果有错误,就让群臣看出了自己的弱点。天子称‘朕’,朕既然有征兆的意思,本来就是不让别人听到他的声音。”于是二世经常住在宫中,与赵高决定各种事情。这以后公卿们很少能见到秦二世,东方盗贼日益增多,而关中士兵也不断被征发去东方攻打盗贼。右丞相冯去疾、左丞相李斯、将军冯劫进谏道:“关东各路盗贼纷纷而起,朝廷派兵前去诛讨,被杀死的和逃跑的人很多,然而还不能平息。盗贼之所以多都是因为戍边、运输、劳作的事情太劳苦,赋税太重的缘故。请皇上暂停阿房宫的修建,减少戍边兵役和运输徭役。”
心得体会:
这一段讲了赵高劝说二世不要在朝廷上和群臣商议大事,二世听从了赵高的进谏,之后就和赵高在宫中决定各种事情,导致其它公卿大臣们很少见到二世皇帝。
之后两位丞相冯去疾和李斯还要将军冯劫一同进谏劝说二世皇帝,要停止阿房宫的修建,减免百姓的兵役和徭役,使百姓不必再如此劳苦。这真算得上是忠言了,此时秦王朝还有如此的忠臣为国着想而且敢于劝谏二世皇帝,也是难得了。倘若二世皇帝真的可以听从其劝谏,减免百姓的徭役和兵役,使百姓的生活好一点,那么秦王朝或许还有一些变好的余地,至少也不会灭亡的如此迅速;不过,如果秦二世听不进劝谏,继续一意孤行,仍然施行如此的苛政,那么秦王朝的命运或许就要逐渐终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