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每日常规
1:极光单词…10分钟
2:罗辑思维…“另类数据”,比如,有人想预测麦当劳、肯德基的业务,这可咋预测?
从卫星监测这些地方停车场的使用情况。客人多客人少,一目了然,每天监测下来,可能比这些公司的高层对业务的了解还要快。
再比如像特斯拉这样的公司,它是不是马上要发布新产品了呢?这在公司内部也是保密的信息。
但是,如果监测公司大楼里面手机使用情况,就知道现在有多少人加班,又会加班到几点。如果发现密集加班的人增多,那大概率这家公司正在准备搞大事情,连具体发布会的日期都可能预测得出来,等等。这就是另类数据。
这两个例子说明啥?在过去一般来说,都是内部人掌握的信息超过外部人。
但是,随着技术的发展,内部人的这个信息红利也许永远都不在了。
二:今天上午听了刘沛华老师的报告,主要是关于读书和学生管理。中间间隙和他聊了一会,很随和睿智的人。最让人佩服的是,他每年都会拿出第13个月的工资来买书,自己的办公室和家里随处都是书,这种随时学习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刘老师随时随地写作,每年一开学,他都会给班内所有孩子一人写一篇文章,使劲夸孩子们,让他们不好意思犯错。他说到班内一个孩子喜欢看武侠小说,他写了一篇这个孩子热爱阅读的文章,然后用60元稿费给他买了一套名著,让这个孩子颇为感动。后来,这个孩子去杭州开了餐馆,刘老师去的时候正好去这个餐馆吃饭,学生对他十分感激,而且他办公室装裱起来的正是刘老师夸他的那篇文章。所以在我们看来一件微不足道的事儿,对孩子的影响可以延续一生。
刘老师也讲过自己很多失败的经历,比如训斥某个恶作剧的孩子使得孩子辍学不上,去了少林寺学武。这件事给了他很大触动,他也从那个时候开始不再一味训斥孩子,而是静待花开,这真的是一种教育的智慧。
刘老师提到了于永正和李镇西对他的影响,我们的一生中真的要有自己期望追赶的大山。我们朝着偶像努力,我们也会活出一片风景。
三:看了上海电视节论坛上,演员王劲松怒斥的视频,他在片场时总会有一些年轻演员来询问他该如何准备戏,他就会反问一句:“台词都背好了吗?”结果第二天,年轻演员就会特别自豪地逢人便说:“我台词背得特别好,我全背了,一段都没有忘。”
王劲松非常生气:“我真的很遗憾,什么时候我们这个职业成了一个背台词都要被表扬的职业了,背台词是什么?背台词是你上战场的那支枪,你能告诉我说你到了战壕里没拿枪吗?你多不要脸啊?”
其实在业内,王劲松就以专业、认真著称,每出演一个角色,他都会做大量工作。拍戏前,他会看大量书籍资料,不断体会角色内心,甚至不拍戏的时候也要想,演这个角色我该如何去准备,那个角色我该如何去准备。
拍《推手》时,需要有一个古董茶杯,王劲松自己准备了一个300年历史的真古董茶杯。拍摄《鹤唳华亭》时,需要一个表现宋代点茶的茶盏,王劲松就自己买了一个带到剧组,只为了拍一场戏,因为他觉得只有这样角色才能得到完美表达。每次接戏,他都有一条标准,要“力所能及”,也就是他能熟练展示出来的角色才演。
他举了个例子:“在田间劳作30年的农民我演不了,在工厂苦干30年的优秀工人我也演不了。”
王劲松曾经拒绝过一个音乐家的角色,男一号,因为他觉得自己如果要演一个音乐家,必须熟练掌握两种乐器,如果他不能,剧组也没有时间让他再学,所以就放弃了。
正是这种“轴”,体现了王劲松作为一个演员的专业——我要对观众负责、对我的角色负责,每一场戏都要认真对待,不能完美呈现的角色,我宁可不要。
我们要足够专业,才对得起我们的职业!
四:今天下午参观了青岛滨海学校,这是一个配合滨海城设立的九年一贯制学校,去的时候看到重庆的老师也在这里参观,足可以看出这个学校现在做得不错,学校几个领导讲了走班和课程安排,做的确实不错。他们老师们之间的磨课还是比较多,而且形式各异,很多都是把一个知识点深度挖掘,把每个章节涉及到相关的全部列出,集思广益。期间老师谈到一个话题…未来已来,你来不来。是啊,老师也得和未来社会对接啊,不学习就会被淘汰啊!
很多新办的学校没有历史的诸多弊端,反而呈现出生机勃勃的样子。新生事物果然猛啊!
五:读了《精进》一部分:
投资家塔勒布在《反脆弱》一书中介绍了“林迪效应”。按照他的表述,林迪效应是指:“对于会自然消亡的事物,生命每增加一天,其预期寿命就会缩短一些。而对于不会自然消亡的事物,生命每增加一天,则可能意味着更长的预期剩余寿命。”
辨认“信息噪音”有一个立竿见影的方法,就是调整评估信息价值的时间尺度。法国历史学家布罗代尔提出记述历史的三种时间尺度,其中最长的时间尺度,关注的是一个地区的地理和气候环境;中等的时间尺度,关注的是社会和文化层面的因素;而短时间尺度,才是传统的历史学所关注的具体的历史事件。布罗代尔认为,具体的历史事件的出现,往往具有随机性,在表面现象背后,是更深刻和稳定的导致该事件发生的中、长时间尺度的因素,这些因素才是更值得历史学家记述的。
如果用这种变换时间尺度的方法,去评价我们每天接触的信息,从原本追求“即时兴奋”的信息模式切换到追求“长久受益”的信息模式,就不难把那些“噪音”辨析出来,并且过滤掉。你主动过滤掉的信息越多,也就意味着你越有富余的时间、精力甚至脑力来寻找和领会那些真正有价值的信息。(这无论是对我们读书还是娱乐,都能有效借鉴)
哈佛大学的李欧梵教授认为,我们应该从一味求快的心理惯性中跳出来,让生活变得更有节奏感,也就是“有快有慢”才好。他在《人文六讲》一书中写道:“现代人的日常生活应该有快有慢,而不是一味地和时间竞赛。什么叫有快有慢?用音乐的说法就是节奏。如果一首交响曲从头至尾快到底,听后一定喘不过气来,急躁万分。所以一般交响曲都有慢板乐章,而且每个乐章的速度也是有快有慢的,日常生活上的节奏和韵律也应该如此。” (平日自己会把工作的节奏带入到生活中,要反省啊)
六:下午吃完饭以后,我们一行出去闲逛,首先去了一个面积不大的折扣店,没选到合适的,然后又去了第二个店,走着大概两公里,不过感觉走了许久。本来自己看上了几双鞋,但要不是尺码不对要不就是非跑鞋。回到酒店,看到他们几个在喝酒,拉帮入伙,虽然喝的不多,但回到房间就困乏不已,勉强看了二十页书,写复盘没有一半,就不知道自己写什么了。早上一醒来,四点半了已经。看来能让人迅速入睡的三个条件已然明了:一是缺觉;二是疲劳;三是酒精刺激。摸着自己快算是肥膏的肚子,也该努力锻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