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中庸第一章提纲挈领的一句,有趣的是孔子几乎只解释了“致中和”三个字,他似乎不屑于用“位育”这么高大上的境界来吸引读者对《中庸》多一些兴趣,而紧跟着的孚圣在附注中洋洋洒洒,把位天地育万物的状态描绘地相当传神曼妙。
如果你的举手投足,是这个世界中的地动山摇;你的喜怒哀乐,是这个世界的晴雨风云,这个世界随着你的一念生而万物生长,因你的一念灭而哀鸿遍野……啧啧,感受一下,这真是了不得的事情呢。
然而,关系是相对的。
就像镜子总有两面,你见过只有正面没有背面的镜子么?只有背面没有正面的镜子也不存在。
先说“万物育”,万物因什么而育?顺道而育。凭什么育万物?凭你在道中,顺道而为。
所以什么是“天地位”?其实就是待在道里面,与道同在,就是与天地排排坐,一起吃果果,一起育万物。
那镜子的背面是什么?
当你顺道而为,你这个人是与道同在的,同呼吸,共命运,所以,你和道还有分别么?
有分别的话,是哪里有分别?
其实没有分别,想和天地排排坐,就要待在道里面,也就是和道不分彼此,相交相融。
那么,这个时候,还有你的存在么?
可以说,有你这个人的存在,因为你和道同在,有道的地方都有你。
也可以说,没有你的存在,因为你和道同在,只是道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