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移默化的学习

早上准时起床,点开豆浆机后,我出门散步,半小时后回来,皮皮竟然也醒了。

最近几天我起的早,他也跟着起得早。本想趁着他没醒,赶紧写日记,看来只好凑时间再写吧!

放假了,我还是想好好地陪着他,每天念绘本故事,读读儿歌,天气好了,到附近转悠。

今天陪着他一起读《种南瓜》这首儿歌我,边读边做动作,又画了南瓜,他很开心,孩子小,不追求精确性,一切要潜移默化。

截止到昨天,他已经完成了100首的诵读,听一听,读一读,最后基本能够成诵。

小孩子的记忆力并不差,有时候在外边看见柳树,他能想起关于柳树的儿歌,看到小鱼,他能想到小鱼的儿歌。

我也没想着有什么目的,最开始就是为了在他空闲时间找点事做,现在来看这也是一种熏陶。

其实,好的儿歌,无论语言还是內蕴,没有说教,没有刻意,朗朗上口中传达给孩子积极向上的能量,即使没有也没关系,诵读本身就很美,节奏感的美。

接下来的诵读,我打算当做一个课程进行,除了带着孩子读一读,还可以再演一演,画一画,甚至通过儿歌和孩子对话,通过儿歌和大自然对话。

今天给自己列出了读书计划,但还是读得很少,现在我基本上读纸质书,尽量少用手机。

下午皮皮睡得时间长,我不由自主地拿起手机刷了自己常看的几个小视频,竟然不能停下来。

说到底,深度的学习和阅读本身是需要费脑的,如不能管理好自己的精力和时间,很容易被一些不动脑的事情牵绊。

白白浪费了一两个小时,我心里不舒服。好在很快我就阻止了愧疚,马上按今天的计划清单行动起来。

下午,陪着皮皮到河边散步,他在外边玩的很欢实,我带着耳机听关于引发孩子学习愿望的讲座。

虽然关于讲座的内容,我看了一些书籍、一些文章,但高手的解读能让你看到不一样的东西。

确实如此,任何理论一定要结合实际,没有实际的结合,对理论的理解只能是浅层次的和表面化的。

听讲座的一些感受和引发的思考,我准备写成专门的文章,并决定以后将听读和写结合一块,让学习更深入。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