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课第296天(20190814)
环境的力量
今天在网上读到一则很有趣的小文章,日本的一档节目做了一个实验,实验的对象是一个21岁、长相极为普通的大四女生。她一直对自己的长相很自卑,因被同学嘲笑鼻毛外露,总是戴口罩出门。她极度不擅长和异性交流,说话总是小心翼翼、唯唯诺诺。
她之前所生活的环境,感受到最多的就是被否定、被轻视、被嘲笑,节目组为她精心安排了完全不同于之前的环境,让她生活在充满赞美的环境中。测试50天后,不减肥、不整形,只改变外在环境,会发生什么变化?
节目组让她选择了一位喜欢的男外教,学习意大利语。一见面,男外教就开启花式“夸奖”。被夸“T恤好可爱啊”、“裙子好漂亮啊!真的”、“料理做得真不错”、“你的笑容很可爱呢”……一开始听到夸赞时,她习惯性否定,认为对方太假。但慢慢的,她变了,发现自己就算摘下了口罩,也敢大笑。她还开始收拾屋子,换眼镜,学习化妆,做发型了。连续50天这样被夸奖后,她变得超级超级可爱,堪比“整容”。让人惊呼,这是那个总是自卑地戴着口罩的眼镜妹吗?
真是一个很发人深省的小实验,之前也有一所大学曾做过类似的实验,只是实验的对象是两大盆花,在同样的生长环境中,一盆花被要求天天接受学生们的批评、指责、辱骂,另一盆花被要求天天接受学生们的赞美、感恩、祝愿,一段时间过后,天天在负能量中生长的花变得越来越枯萎了,而另一盆花却长得越来越生机勃勃。
其实,这样的例子在生活中随处可见,例如处于热恋中的女孩儿,会让人感觉越来越漂亮;生活在充满爱和赞美环境中的孩子,也会阳光自信,人见人爱。因此,不要抱怨自家的孩子,更无需羡慕别人家的孩子。孩子都是好孩子,都是大自然独一无二、最完美的创造,关键看父母给他营造一个什么样的生长环境,这才是父母最应该关注的地方。(宏光)
发现美的眼睛
在修德谷已近半月,每日徜徉谷中,山木花草、果树蝉虫在我眼中仍是那般清新怡人,幽幽草木之香怎样也闻不够,在这如“世外桃源”之地,人自在,心悠闲。与朋友微信,听我这般形容,便道,“景是好景,只怕时间长了审美疲劳,也会腻吧!”我心中所想却如妈妈所言,“如果没有小不点儿挂念着,在这里住上个仨月半年也是顶好的!”
现在打着阳伞,赏着谷景,在碎石路上闲闲走着,脑海中突然浮现出一句话,生活中从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想到朋友的话,不禁莞尔。这些时日,每日悠哉游哉,总能发现让我感到新奇的东西,看见令我感到美好的事物,所以何来审美疲劳,何来腻呢?
就像我在草丛林间走过,身边夏蝉、蜜蜂、蝴蝶飞过,脚下蚂蚱、蝈蝈、蚂蚁、蜈蚣穿梭忙碌,换作之前的我,必定是一路行,一路惊声不断。现在的我却深觉乐趣尤多,有它们陪伴,这幽绿花红更是生动了许多。
“知了……知了……”耳边萦绕着蝉的鸣叫,不厌其烦地、一遍又一遍地、永不停歇地“呼唤”着。从夏末进谷,便一直陪伴我至“天凉好个秋”,虽总是忽远忽近地在耳边徘徊,却从未厌烦过。于是第一次认真地去找蝉的介绍,想它6年的生命,地下度过5年,默默地感知着春秋冬夏、寒来暑往。又看到一首写蝉居高饮露的诗,“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蝉用尽所有的气力,用它的存在和嘶鸣,陪伴我们度过炎炎夏日。噢,可爱的蝉!
又好像昨天我在舱房外露天凉亭的木地板上,发现了一只小青虫。起初我以为是一小截毛毛虫草,发现它在缓缓地动,便蹲下身子去看,原来是一只毛茸茸、肉墩墩的小虫子,用树枝轻轻挑起,它便在上面慢慢地爬。我饶有兴致地观察了起来,看到了它小小细细的触角,像贴上去的黑色的小眼睛,最可爱的是那张小嘴巴,就像小狗的鼻头一样……这真是一个可爱的发现,让我的心感到异常柔软。
再好像那栋被不同形状的石块砌成的房子,那厚重古朴的木门,那竹篱、藤椅、木餐桌,那木亭、摇椅、秋千架,那土路碎石相间的林间路,那山顶传来的酣畅淋漓的大叫声,回音不绝于耳……那仿佛近在眼前的群山座座,那映入眼帘的不一样的绿,就那般刻进心底,似乎永不会褪色……
……
生活中确实是不缺少美啊,或许在这样一个遗世独立的地方,因着心的沉淀,我看到了之前的自己可能不会发现的事物,而它们其实一直存在于我的世界里,只是被我遗忘在时间的角落。我想,当我回到我的“俗世红尘”中,会一直追寻那份美,会看到无处不在的美,并无比珍惜。
譬如现在,我闭着眼细细地聆听,心情悠闲放松,那好似杂乱无章的蝉鸣声竟仿如有了规律的节律声,忍不住跟着轻轻打着拍子,一首歌就这样浮上了心头。(金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