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哈,一写就不能停,那就继续吧。
昨天文章关于第32基因天命的信息里提到水对我们身体的作用力,让我想到情绪是身体的反应,所以情绪是不由自主的,如果我们能及时意识到,不是急着去评判,而是去觉察、去接纳,去拥抱它,就能读取到其背后给出的启发。其实情绪本身没有好坏对错,只是情绪引发的念头、想法和行动才要三思。如同经书有言:一念无明生三细,境界为缘长六粗。
这里的一念就是起心动念的那一刹,是情绪引发的,觉察得越早越及时,就越能意识到那是出自身体的记忆,是自己情感的防御模式。
就当捉迷藏的游戏好了,玩多了就能找出其惯性和规律来,识破它。把堆积在身体里的情绪释放出来,病痛都会少,也能提高我们的心智意识。
评判是人类心智思考的方式,我们内建深沉的缺陷感受,不评判是不可能的。如果说评判是阴影,是产生受害者心态的罪魁祸首,会让我们心智停留在21岁前。你是否想要突破和成长呢?
如果想,那就给自己一些耐心,继续往下看。
这个问题涉及心智意识的疗愈,我们来看看第18基因天命怎么说吧。
在易经中,第18是蛊卦,其中提到“当知腐败已经产生,若能尽快处理,重新规划新的未来,则亡羊补牢,时犹未晚,蛊卦也有亨通之道”。也就是说孩童时代养成的坏习惯是可以补救的,蛊卦就是提醒你重新审视旧方法和旧传统,给自己一个机会带来新契机。
在这里要审视的就是关于评判的阴影模式。
这个阴影始于儿童时期,大约14、15岁开始,我们想要变得与众不同,有一种挑战权威的内在需求,这是我们天生的冲动之一。这个需求发展攸关心智机能的成长和拓展,奠定我们对未来的观点,也测试和锻造我们的批判力。这个阶段,我们要挑战的实体就是父母,如果双亲处于独断行事的频率状态,我们就无法完全度过这个生理转换期,并深陷于和双亲一样的低频模式中。大部分孩童都经历这样低频模式,因此无法变成真正的成人,一辈子牢牢地困在评断的超级低频之中。
如果你留意,就会发现身边都有受害者心态的集体现象。受害者心态是这世上所有暗自损及基础的评断思维模式聚合体。如果你认真检视日常中的自身思维,或许就会发现你绝大部分想法都被受害者心态影响。受害者心态是一种充满八卦、抱怨和担忧的内心世界。尤其是人际关系、金钱和健康议题上,讽刺的是,越抱怨、越担忧、越无法获得财富与健康的丰足,还会对你和世界带来更多损害。
受害者心态的低频定义是你认同你的想法,如果你能在做出评断的同时,对于批评保持觉察,不要将“你”和“你的意见”画上等号,不去捍卫它们,松手,放下你对正确的需求,减轻所谓的认同问题,意识到真正重要的是你有多认真看待自己的评判,错将身份认同等同自己的评断!
在压抑的阴影模式下,容易把评断的矛头指向自己,养成不断自损的坏习惯,墨守成规,随波逐流,无法为自己和自身信念挺身而出。
在反动的阴影模式下,会自以为是,把评断的矛头指向他人,认为自己比别人厉害,透过损害他人来建构自己的身份认同。
人际互动中有个关键的奥秘,就是所有的评断其实都是自我评断,挑战他人,其实是在自身内在创造分裂,如果将他人代表你内在的某一个面向,当作提供给你一个解决问题的机会,将内外合一,你就在创造完整的天赋频率。
完整是身体与生俱来的本质,是每个人的真实本质。
当你脱离受害者心态的牢笼,将你的评断转向完整,你的一切举止需要就自然保持在高标准之上。身为健全的成人,你的目标是去帮助其他人完成他们的童年阶段,让他们得以享受自己的生活,并将自身的完整延续到下一代。
当你活出了完整,就会以客观、与个人无关的方式在善用评断的力量,是透过心来品评,以真切而同理的精神来服务一切。
当你将你的完整天赋运用在服务整体,你会越来越不满足 ,你做的越好,就更能理解到自己还能成就多少事。望眼所及,都是可以将世界改善得更好的地方。当你的完整性越来越坚定稳固,你所提供的服务目标就会越来越高。
心智是一种适得其所的能量场,能量随想法而生,是由心而生的思考,透过内在现实往外推送,进而愈合心灵层次的分裂,如此人类将逐渐走向合一的美好境界。
所以为什么智者都说向内求,因为他们知晓这是心智成熟的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