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乐的时光总是短暂
不知不觉中漫长的暑假也要过完了
在家整日无聊(充实)的学生们
总算是要回归学校课堂了
而伴随着开学的到来
许多孩子还没从悠闲的假期生活中调整过来
开学后容易出现上课坐不住、犯困、走神儿、学习效率低下等问题
其实,这或许是开学综合征
何为开学综合症?
在假期结束之后开学之始,大中小学生所表现出的一种明显的不适应新学期学习生活的非器质性的病态表现,心理学家们称之为"开学综合症"。
“开学综合症”有多种表现形式,生理上多表现为:失眠、嗜睡及一些查无原因的头晕、恶心、腹痛、小便失禁、疲倦、食欲不振等;
在心理上则多表现为:记忆力减退、理解力下降、厌学、焦虑、上课走神、情绪不稳定等。
心理医生认为这些表现都是人潜意识的心理防御机制将一些不愿面对的、不认同的、被压抑的、不愉快的负性情绪转换成一些躯体症状而造成的,并会持续一段时间。
该如何应对“开学综合症”呢?
1、对上学有恐惧
应对方法:多疏导
有些孩子可能会对上学感到“焦虑”甚至“恐惧”心理,家长应当理解孩子,减少不必要的批评,分析产生的原因,给予有针对性的鼓励和支持。
还可以跟孩子分享自己假期过后对于上班的焦虑,告诉孩子这种情况不可避免,更不能排斥,要勇敢地面对并消化它。
如果情况相对严重,可借助心理医生等专业力量,给孩子提供正面的心理能量,让孩子以积极向上的心态迎接新学期的到来。
2、学习状态不佳
应对方法:要收心
假期中的孩子,心态通常较为松弛,而开学后则相对紧张,两种状态的转换往往需要一段时间。
对此问题,提醒家长不能操之过急,应循序渐进地帮助孩子把心收回来,否则会给孩子太大的心理负担。
在此阶段,建议家长尽量少安排大型活动,让孩子的心慢慢沉静下来。
3、注意力不集中
应对方法:调时差
孩子在假期自由散漫的生活,形成了晚睡、晚起等不良的生活习惯,开学后六七点钟甚至更早就要起床,生物钟被打乱,造成上课时注意力不集中、精神不佳的状态,影响孩子的学习适应。
家长要平静对待,尽快帮助孩子建立规律的作息时间,督促他们按时睡觉、起床,不睡懒觉,一周左右这生物钟自然就准了。
家长方面:
通过逐步调整生理和作息时间、心理和意识层面,即从身到心的准备,回归上学期间的状态,需要一定时间来缓冲。
对于出现了不良症状的孩子,老师与家长首先要保持镇静,对症状认真分析原因,及时疏导。
家长要耐心倾听孩子的诉说,对孩子所担心的问题说出你的看法和态度,通过与孩子交流,来减轻其内心的压力。
家长切忌表现出紧张和过度担心,以免给孩子造成暗示强化的作用,加重孩子的症状。
如果通过以上方法都仍无法缓解,请及时到医院寻求专业人士的帮助。
版权声明:部分内容、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作分享之用,如果分享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者所标来源非第一原创,请联系小编,我们会及时审核及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