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今人习以为常的泡茶法不同,唐人饮茶,所用的乃是煎茶法。将茶末投入釜中煎熟,再盛入茶碗中细细品饮。煎茶之余,往往投入盐、姜、枣、薄荷、橘皮等物,添助其味。
唐代制茶采用蒸青工艺,所制之茶成饼状。《茶经》载其法为:利用蒸汽将鲜叶杀青,将茶叶软化后再对其反复揉捻,使之干燥成型,从而能长久保存下去。
在此之前,制茶多用晒青工艺,所制成的茶饼中有浓重的青草味。煎茶作为绿茶的一种至今仍然保存,属不发酵茶类的一种,在如今的日本茶道中很常见。
根据陆羽在《茶经》中的记载,煎茶道茶艺可分为备器、选水、取火、候汤、习茶五大环节。
然后生火煮水,水一沸的时候,投入盐巴调味。待茶釜中的水第二次沸腾之时,从中舀出一瓢水,用竹筴搅动瓢中水,使之形成漩涡。此时将茶末投入漩涡中,茶末则会顺势下沉。
待水三沸,再将瓢中的水与茶末一并倾入茶釜,此时,水面会浮现浓密洁白的泡沫。
唐代人们多饮饼茶,
在煎茶之前,需要烤茶,
再用鲜活的山泉水煎煮。
当水烧到“鱼目沸”的时候加适量的盐调味,
二沸的时候,先在釜中舀一瓢水,
再用竹片将碾好的茶末投进水中。
三沸的时候加入刚刚舀出的那瓢水。
沸腾停止,茶汤才算是煎好了。
煎茶时茶和水的比例要恰当,
水多茶味会过淡,水少茶味则太浓,
从而失去品茗应有的乐趣。
《茶经》的问世,使得“天下益知饮茶矣” 。陆羽不仅开创了为茶著书立说的先河,而且通过整理、研究中唐以前的历史文献,总结业已存在的煮茶、煎茶规律,以顾渚紫笋茶为标杆,把与茶有关的经验、知识进行系统总结,并提高到了理论的高度,从而构建了包括茶文在内的传统茶学知识体系,同时也奠定了煎茶道的基础。
《封氏闻见录》记载:“楚人陆鸿渐为 《茶论》,说茶之功效并煎茶炙茶之法,造茶具二十四事,以都统笼贮之。远远倾慕,好事者家藏一副。有常伯熊者,又因鸿渐之论广润色之。于是茶道大行,王公朝士无不饮者。” 从封演的记载能够看出,陆羽总结和创立了煎茶道,但煎茶道大兴于天下,却是与常伯熊的美化和推广分不开的。
我们今天读到的《茶经》,常伯熊可能对其中涉及煎茶的部分,帮助陆羽做了精心修改;或是陆羽根据常伯熊的建议,做了大幅度的调整和润色。常伯熊属于超级发烧的好事者之一,其煎茶手法,可能受到了陆羽《茶经》的影响,但其煎茶水准却大大高于陆羽。他备齐了二十四器,“著黄衫、戴乌纱帽,手执茶器,口通茶名,区分指点”,以身示范,在实践中纠正了《茶经》煎茶可能存在的不足,推动和引导王公贵族学习煎茶的热情,赢得了“左右刮目”。常伯熊对煎茶发扬光大的贡献,与明代闵汶水对工夫茶的启蒙一样,他们虽然述而不作,却厥功甚伟,这段历史,我们不应淡忘。茶道大行,饮茶之风刺激了对茶器的需求,茶与茶器,从此进入了一个积极互动的良性循环之中。
陆羽的《茶经》,从备器、择水、取水、候汤、炙茶、碾罗、煎茶、酌茶、品茶等,规范了煎茶的程序,从那些规定可以看出,陆羽提倡的煎茶,是对西晋《荈赋》的“酌之以匏,取式公刘”的提高和细化。他把喝茶从粗放的煮饮,变为慢煎细品、啜苦咽甘,使喝茶方式趋于精致化,其一招一式,一举一动,包含了浓浓的人文精神。煎茶道的确立,无疑是饮茶历史上一次巨大飞跃和行为革命。
煎茶道自形成以来就以幸好自由精神,不拘泥于单一形式而被文人墨客所喜爱。煎茶道提倡“和敬清闲”的理念,与抹茶道“和静清寂”一字之别的“闲”,体现了煎茶道注重的是轻松愉悦的煎茶过程,营造和谐的环境,设置优美的煎茶席,让客人感受饮茶的情趣,渐渐体会茶的奥妙,最终入无我之境。
煎茶赋
汹汹如乎涧松之发清吹,皓皓乎如春空之行白云。宾主欲眠而同味,水茗相投而不浑。苦口利病,解胶涤昏。未尝一日不放箸而策茗碗之勋者也。余尝为嗣直瀹茗,因录其涤烦破睡之功,为之甲乙。建溪如割。双井如挞。日铸如(上絶下刀)。其馀苦则辛螫,甘则底滞。呕酸寒胃,令人失睡。亦未足与议。或曰:无甚高论,敢问其次?涪翁曰:味江之罗山,严道之蒙顶,黔阳之都濡高株,泸川之纳溪梅岭,夷陵之压砖,临邛之火井。不得已而去于三,则六者亦可酌兔褐之瓯,瀹鱼眼之鼎者也。或者又曰:寒中瘠气,莫甚于茶。或济之盐,勾贼破家。滑窍走水,又况鸡苏之与胡麻。涪翁于是酌岐雷之醪醴,参伊圣之汤液。斮附子如博投,以熬葛仙之垩。去藙而用盐,去橘而用姜。不夺茗味,而佐以草石之良。所以固太仓而坚作强。于是有胡桃、松实、庵摩、鸭脚、勃贺、糜芜、水苏、甘菊。既加臭味,亦厚宾客。前面四后四,各用其一。少则美,多则恶。发挥其精神,又益于咀嚼。盖大匠无可弃之材,太平非一士之略。厥初贪味隽永,速化汤饼。乃至中夜,不眠耿耿。既作温齐,殊可屡歃。如以六经济三尺法。虽有除治,与人安乐。宾至则煎,去则就榻。不游轩后之华胥,则化庄周之蝴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