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假期,中秋已过,按时节来说也算是深秋,因而想着看看梯田或许是个不错的选择。云和梯田倒是不错,然路程太远不方便当日来回,这样便少看了几个地,犹豫再三在网上偶然发现了天台的小众梯田——泳溪梯田。椒江到天台也仅一个多小时的车程,下了高速后便弯了几处路口,沿着盘山公路蜿蜒而上,便见到了满山的梯田。
老牛伫立在茅棚旁,一声不吭地望着经过的路人,石板小道上所留下的足迹,除了想我一样的游人,还有马夫与他的老马,身后还跟着一条老狗。这样的场景对于上一辈的人来说,或是儿时的记忆,而对于我来说可以算作是心中的田园了。稻田里,一群穿得花红柳绿的中年妇女在成群结队地拍照,片刻间她们的青春时代似乎回来了,欢笑声盖过了周围的吵杂声,或是沉浸于这片天地中,才能怡然自乐罢,这样的场景弥足可贵,也与这梯田融为一体。
虽说种的不是麦子而是水稻,而微风一起,便有着李健歌里风吹麦浪的韵味。目的地的梯田位于苍山山腰,紧邻着天台山,站得高一些向远处望去,梯田上阵阵金黄涌动,而绵延的群山构成了画面的背景,山连着山,近处是景,远处亦是景,不由得说“龙楼凤阙不肯住,飞腾直欲天台去”的壮志豪情顷刻间在这片大地上铺展开来,这或许就是其他梯田所未拥有的情怀。
翌日,沿着台州湾南下,经沿海高速直达黄礁岛。对于从小在海边长大的我来说,看海似乎已经成了一种习惯,黄礁岛的沿海公路刚通车不久,景区也算大体成型,于是我便赶着收门票之前去走个两圈。
海堤是看海的最佳地点,见过最多的要数温岭石塘的海堤,然而这儿的海堤,同石塘大为不同。海堤外是滩涂,滩涂上停泊着几座小船,这倒是真正的小网渔船,对于不喜欢吃海鲜的我来说也着实提不起兴趣。
沿着环岛公路往前,几座山腰上的石屋吸引了我的注意力,听闻岛上的原住民都要搬迁,留下这几座在台风中屹立不倒的老屋用来开发民宿,发展旅游业。我正是一名游人,在这座小岛被开发完毕之前来到了这,实话说若是收门票,我想我不会再来一次这儿,毕竟台州看海的地儿可太多了。海风在山尖呼啸着,将小山打磨得像埃及的金字塔,可山里没有法老,若生搬硬套的话,老石屋便算是法老罢,或许显得些许苍凉。而岛上的原住民便像狮身人面像守候着金字塔,于海的一种敬重。
我的家乡台州不愧是山海水城,假期闲暇晃荡的几番景,着实是不错。常有人说,台州有山的硬气、水的灵气、海的大气,但在我看来人的精神气无疑是最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