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了解一个人的学术观点,读他们的著作是重要的,而聆听演讲,相较于阅读那些艰涩难懂的文章来说,则是更容易接近他们思想的方式。读过一些荣格的文章,他的自传是了解他学术思想的入门读物,他的论文集精炼展现了他在心理学、精神分析、梦境研究、神话原型、东方哲学等领域里的广博涉猎和深刻洞见。《心理类型》是荣格最重要的学术著作,大部头,读起来要大耐性,为了接近这部历经二十年铸成的巅峰之作,需要做好充分准备,读自传、读论文、包括读他的演讲实录,即是打基础的过程。
《分析心理学的理论与实践》是荣格在六十岁时给约两百名医生做的五天演讲的实录。在每天的演讲中,荣格讲述一小时,再用一小时和听众交流。现场听众包括当时各个流派具有代表性的精神病学家和精神治疗学家,还有精神病医院的人员和普通开业医生。就如荣格在演讲中所说,五天的时间很短,他没有办法系统讲述所有的学术论点、相关案例,以及历史考证,只能就典型问题进行聚焦。但如果对荣格感兴趣,那这本《分析心理学的理论与实践》就像他的自传一样好读,不仅可以从中领略这位与弗洛伊德平分秋色的现代精神分析学大师的重要学术思想,还能通过荣格平易近人的语言感受到他通达、谦虚、严谨的性格。
在荣格的定义中,心理学是一门关于意识的科学(“意识是一种很特别的东西,它是一种断断续续的现象”)。在这个前提下,荣格认为心理学更是研究“无意识心理的产物”的科学。在阅读中,我逐渐发现此书里“无意识”对应的是荣格其他文集的“潜意识”。在学术翻译领域,对关键词翻译的差异常引起读者困惑,我想这也是使非原文读者在理解作者意图上产生困难和分歧的原因之一吧。
心理学研究潜意识,但潜意识因为无法被明确探索到,所以我们只能通过研究潜意识的产物——意识,来研究潜意识对人的心理和生理产生的作用。这样说肯定有人较真,既然无法被探索到,怎么能说人真的有潜意识。答案是,目前有直接的科学证据证明“存在着一个处于阀下的心理领域”,即潜意识领域,而关于这个领域的诸多方面,我们却只能够透过它的产物进行分析。
意识产生于潜意识。我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对自己和别人的看法,都是我们的意识,荣格形容意识就像我们心灵表面薄薄的一层,在这个表层下隐藏的就是潜意识,至于这个潜意识的领域有多广多深,我们无法得知。在每个人的成长经验中,从儿童到成人就是一个意识形成的过程。我们不记得几岁开始自己开始拥有记忆,开始慢慢从各种学习中获得对外界的认识,开始有了自己的想法,有了逐渐认识自己的过程,开始有了“意识”。我们惯于重视意识,不觉得感受不到的潜意识有什么重要,但若仔细想想,定会吓一跳,因为我们人生将近三分之一的时间都是在无意识中度过的,早期童年是没有意识的,长大后每天只有在起床后到睡觉前的这段世间是有清醒意识的,而在意识运作的同时潜意识也是在一直不停的流动。
很喜欢一个对于意识和潜意识的比喻:我们的心灵就像无边无际的领域,不知道它有多大,从小到大见过听过学过的人、事、物和人类集体智慧的遗产都放置在其中。有一盏探照灯,它的灯光聚焦所在,就是意识的领域,而剩下的黑暗之地都是潜意识的领域。当探照灯不断转动方向,我们的意识也在不断变化它的焦点,而忘记的那些人事物不代表它从心灵中消失,它们只是暂时退到潜意识中,而当某天我们的意识之灯再度照射到某个地方,那些我们认为已经遗忘的东西便又会浮现出来。“意识这一心灵现象具有某种狭隘的性质。在给定的某一时刻,它只能包容很少同时并存的内容,余下的一切便是无意识(潜意识)......无意识(潜意识)的领域广大并且总是处于持续的运动中,而意识则是瞬间视像的有限领地。”
我们通过意识可以窥探到潜意识的一些角落,但有个不争的事实是,如果意识和某个“自我”不形成连接,那么意识就是无意义的,因此荣格把意识界定为“精神事实对于自我的一种关系”。自我,不仅对哲学家是重要的讨论主题,也是心理学家和精神分析学家关注的内容。我们在了解某个领域专家的话语时,先明白他研究的主题和对主题的定义,是有助于理解他们的智慧之果的。荣格认为自我首先是对自己身体和自身存在的认识,其次是每个人自己的记忆,这两者是“自我”的主要构成物。
而意识是如何形成的?那是“自我”从“无意识(潜意识)、从那个我们一无所知的黑暗王国吸取内容;它也从外部世界吸取各种印象,当这些印象进入自我并与自我发生联系,它们就成为意识。”
心理学的定义及其研究对象、意识与潜意识、意识和自我之间的关系,意识的形成过程,这些都是在进入荣格理论前的铺垫,对于非心理学专业的人,了解它们也有益身心。阅读大师著作的机会多,而现场聆听演讲着实难得,当看着这现场实录,见字如面。深入思想,渐入佳境,循序渐进,似是面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