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一年级进行《我们周围的物体》单元1至3课的学习,基本上可以按计划完成,只有一个班级第3课没有学习完,在下次课上进行补充。
40分钟的课堂安排如下:
1、《发现物体的特征》5分钟。由于在线上已经学习本节内容,从收上来的科学活动手册记录显示,85%的孩子都完成的不错,每个班只有几个孩子没有做记录,因此我才用提问+复习的方式进行对本节课的巩固。从课堂表现来看,孩子们能够说出什么是物体,什么是特征,物体有哪些特征,可以从哪几个方面来观察物体。虽然有的问题需要引导才能回答出来,不过感觉本节课的知识点孩子掌握的还不错。几个班的同学都是最后才说出物体还有轻重的特征,因此可以过度到第2节课。
2、《谁轻谁重》20分钟。本节课线上没有学习,我按照教科书上的设计分为三个步骤,显示5种物体,第一,预测物体的重量并排序记录到科学活动手册上第一列,第二,掂量物体,并记录。在这个环节,老师进行示范怎么掂量,并请两位同学分别上台进行掂量并给5种物体进行轻重排序,然后请孩子们记录,第三,称量,在称量之前我进行简易天平的介绍并讲述称量的步骤与要求,然后选一个物体进行称量的演示,后面4个物体每个物体请一个小朋友进行投影演示称量,孩子们都争先恐后的要上来演示,台上的小朋友操作,台下的小朋友进行仔细的观看,并帮他们数着回形针加了多少个。
3、《认识物体的形状》10分钟。本节内容我采取的是通过提问引起孩子的思考,通过演示实验让孩子们发现物体的形状影响装在盒子里的数量。时间充足的班级我会在老师演示后请几个同学再做一遍平铺实验,通过演示和老师的提问,他们能够说出乒乓球和正方体木块不管从哪个方向看形状都是一样的,因此摆的数量也一样,而螺母从不同的方向看它的形状不一样,因此可以平着放,也可以立着放,能够摆出不同的数量。
4、有的班级会剩下几分钟的时间,我再把这三节课的主要内容进行总结,使他们能够对这些知识点能够加深印象。
通过课后批改孩子们的科学活动手册,感觉大部分的孩子都记录得很不错,希望孩子们能够保持认真记录的好习惯! 不过总感觉本节课的知识点讲的有点多,演示实验也较多,老师总在赶进度,孩子们当时可能能够听懂,但是没有更多的时间进行巩固和让孩子们思考,可能学习效果会打折扣。如果后面能够有时间,希望可以把每节课的重点知识进行再次复习与巩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