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云“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我们都知道,有问题,应该及时寻找答案,这是一个人的本能表现。但是,有多少人知道,其实我们寻找答案那个过程,远远比那个答案更重要。
1000个读者,就有1000个哈姆雷特。今天听了罗胖的60秒语音,在他的语音中,罗胖用刘嘉老师举得一个例子,回答了问题的本质,他说“我们经常说一句话:问题比答案更重要。刘嘉老师提供了一个绝佳的例子。中国历史上有多少个皇帝,这个问题,没有终极答案。但是问出了这个问题,本身就通向无数个答案。”
听到这里,我按耐不住好奇心,我亲自上百度查了一下,结果百度百科给了我一个更离谱的答案,1000多个。但是这个查询没有白去,我在一篇帖子上,看到了我想要的答案。一位博主把这1000多个皇帝,按类别详细分类一下,详情如下:
在我国,自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称“皇帝”始,到1912年最后一个封建皇帝溥仪在辛亥革命的枪声中宣布退位止,经历了2132年。 在这期间:
封建王朝皇帝总数为494人。其中未在位、死后被追尊帝者73人。
边疆少数民族政权君主(单于、可汗、赞普)总数为251人。
历代农民起义建元、立国、称帝(王)者,约100人。
封建割据称帝者(如安禄山)。约有60人,还有一个“中华帝国皇帝”袁世凯。——百度百科:穆子澈想我1997。
看了这个帖子,我知道这个问题没有白提,因为,多少个皇帝不是关键,关键是有人因为这个问题去查过资料,在查阅资料的过程中,他学习到了新的知识,这个才是重要的。
正如马东说的那句话“辩论的目的,不是为了输赢,是为了看到事物的另一面。”在实际生活中的一些矛盾,可以发现,同事之间因为一点小小的矛盾而争吵,但是他们不是在意争吵的那个结果,谁输、谁赢,而是想弄清楚事情的起因结果,就像很多人评价《奇葩说》看起来像是一档“吵架”综艺节目,但是只有会思考的人才知道,这是一档说话节目。正常人都会说话,但是敢说自己会说话的又有几个?
最后送大家一句话“人生的精彩,不在于瞬间的爆发,在于旅途的坚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