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篇,我们体会了基础素描与业务角色和团队的类比,这篇我们会讲到一幅艺术作品从设计到完成的全过程,这与我们的业务又有哪些关系呢?让我们先来欣赏一幅电影概念场景:
这张氛围图的完成,经历了,概念设计、画面构建、起形、造型、细节刻画、校正等几个步骤。下面我们就深入剖析一下这张图,并尝试与我们IT业务建立下关联。
概念设计
在做电影美术时,我需要在概念设计阶段跟导演/编剧提前沟通,对齐认知,确定想要呈现的画面效果,还原特定故事背景下的真实场景,搜集大量适合故事背景的素材,为导演/编剧提供内容支撑,让他们把自己的想法逐渐确定下来。这个过程就好比我们在项目中去做Discovery,客户可能对要做的产品有一些自己的想法和目标,但是具体怎么做,并不清楚,可能这个想法只是一个雏形,自己也不知道应该做成什么样子。我们的目的就是要去帮助客户把产品的概念和目标定义清楚,这个阶段我们也会做很多的探索和尝试,包括决策者/专家访谈、用户访谈、竞品研究等等一系列能帮助我们去了解 “故事背景和主线” 的方法,引导提炼出最有价值,最合适的战略方向和范围,在产品和项目愿景上达成一致的共识,这就是我们在概念设计阶段要做的事情。
画面构建
在概念设计之后,“构图”与“画面范围”是关键,一般室内的场景我们会常考虑用2点透视(相对平稳,更聚焦于细节),室外的场景常考虑3点透视(视觉角度大、冲击力强、展示性强),这是一个场景的切入点,也是作为第三者视角的直观感受。在整个构图中要呈现多少内容,就要把最核心的内容元素包含进去。也就是在上一阶段的探索和洞见基础上,找到我们的设计切入点,并且确定MVP的Scope。我们会以最能提现产品价值主张的视角和领域为切入点,并且在此基础上将我们对应must have的一系列Feature,定义为我们的MVP。这样,产品的战略和范围层算是搭建好了。
起形
在起形阶段要注意的是,不能一开始就揪住某个内容元素的细节去刻画,不然会感觉永远都只是半成品,从而失去继续创作的兴趣。可以用大笔刷结合图片拼贴的方式表现出内容元素的大体材质,保证画面的同步和协调。如果用对了方法,不管在什么时候去看画面,起码是完整的,这样会更加坚定作画的信心,甚至偶尔还会带来一些其他的灵感。在分析业务时也是一样,对所有的角色、功能要有一个全景的提炼,从而映射出来我们的Product Backlog。这个阶段不要一开始就陷入某块具体的业务去做深入的分析,因为很可能因为没有站在全局的角度考虑,从而丢失了一些上下文,忽略了各模块之间潜在的依赖关系,导致后面返工,甚至无法进行下去。“起形” 的精髓也可以类比为我们敏捷开发的一个价值观,就是无论在什么阶段,所交付的产品一定是可用的,相对完整的,有价值的,且能够响应变化的。因为不知道什么时候,客户会要求汇报成果;不知道什么时候,因为市场的变化,需要及时调整方向。
造型
造型阶段,是真正考验基本功的阶段,人物塑造、动态、场景质感、空间感,都要在这个阶段提现出来,这是实打实的真功夫,需要把画面切分为几个模块,“逐个击破”。同样需要注意的是,不能在这个阶段把 “手术灯” 刻画的非常完美,而其他部分仍处于 “起形” 的阶段,不然会容易丧失画面全局的节奏感和协调感。当导演/编剧在剧本围读的时候,大家都各抒己见,所以画面的修改会变的越来越多,甚至砍掉或更换某一步分元素。这是个不断调整、评审、调整、再评审的过程。大家的思路和创意也会越来越清晰。反之,当画了一整天的“手术灯”,最后评审说:“我们觉得这个手术灯太现代了” 。。。。。。 当这个阶段所有内容都交代的很细的时候,会容易限制大家的想法,说不定,作品完成后,导演反应过来说:“这不是我想象中的感觉!”。。。。。。对比在敏捷项目交付的开发和构建中,人员配置是最合理的,技术能力是最强的。按照计划会在每个迭代产出可用的功能集合。就像在 “造型” 的阶段,内容一步步构建起来的,也要经过反复的迭代、验证、再迭代。“剧本围读” 又像是每次方案确认、或者迭代的Showcase,客户各抒己见,总是会提出各种新的想法或者问题。一方面取决于BA和PM如何去提前控制客户期望,另一方面也提醒我们在画线框图的时候,一定不要把交互和界面画的很细,这样会限制客户的想法,增加返工成本和交付成本;BA在写Story AC的时候,也不能写太多细节,这样与团队Dev去开卡的时候,Dev可能不会发表任何意见,完全依照AC去做卡,丧失了Negotiable的途径,很容易造成理解的不一致。
细节刻画
当所有的内容元素都确定了之后,需要把画面的细节丰富起来,这是需要精雕细琢的阶段,也是最费时费力的阶段,所以要学会忍住寂寞,忍住孤独。大部分的细节刻画离不开“厚涂”的方法,它不是把觉得不合适、不精确的地方擦掉重画,而是在原有形态态和颜色的基础上,不断叠加的画法。这样会使画面细节更加丰富,有层次感,有时还会带来意想不到的出彩效果。另外需要注意的是,细节刻画的部分,并不是全貌,而是聚焦在主要表现的内容上。其他部分则需要适当的弱化,或用光影将其弱化,或用大笔刷覆盖一些细节。保证最出彩的地方一定是画面最核心的地方,这样才是有节奏感,有韵律的画面。在敏捷项目里,之所以用迭代的方法,就是希望能够一轮轮快速的构建、验证、反馈、学习、再构建,我们的方向会越来越清晰,产品会被打磨的越来越贴合用户需求,甚至在迭代的过程中,会带来意想不到的反馈,好的坏的,都将是对产品有益的。这不是像极了上面提到的 “厚涂” 吗?另外,在画面中讲究聚焦核心元素,保证画面的节奏感和韵律感,不可以都画的太 “满”。在需求优先级排列的时候,同样也需要有 Must Have/Should Have/Could Have/Nice to have 的优先级排列,以保证开发节奏,聚焦最核心、最有价值的功能。
校正
校正阶段是画面的最终收尾阶段。这个时候站在画面的远处,重新审视前面提到的光影关系、色彩关系。同时要给主体部分添加高光、反光(环境光)、氛围光。整个画面需要呈现的是 “亮的更亮、暗的更暗”。这样会感觉在不失画面细节的基础上,全局的层次感一下子就出来了。在项目交付的尾声,除了处理维护各种问题之外,还需要把项目产出,放在 “hight level” 的角度去审视一次,并且能够将成果对外“包装” 起来,突出价值点和亮点,这里就需要有能够识别和提炼“高光、反光、氛围光”的能力,并能够执行下去,在互联网公司,可能是市场、运营去推广和包装。在服务咨询公司,则需要项目PM/BA去站在客户的角度,将项目成果进行高质量的提炼。从而提高客户/用户的认可度和满意度。
最后,我想基于这个完整的作画过程,以及自己曾从事艺术设计工作的经历,做一些提炼和总结。一直都认为所有的艺术都是相通的,视觉作品和音乐作品一样,需要有节奏感、层次感,需要有 “Punchline”,都会有 “守、破、离” 的过程。艺术中的守破离可能会更容易理解一些,从基本功、技法的熟练掌握,到将它作为自己的 “肌肉记忆”,自成一派,再到超脱技法、风格之外的境界,比如 “梵高”、“窦唯”。也就是“匠人——大师——艺术家” 的过程,那我们做IT的不也是这样吗?不管是什么领域、什么角色、做什么样的事情,圈子固然存在,但我相信,不是所有的行业都 “隔座山”,我们可以在跳出舒适圈,探索更多可能性的 “山” 搭座 “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