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我多年上台发言经验,紧张主要来自三个方面:
1、本身人不够自信或者有完美主义情结。2、准备不充分 3、心态没调整好。
以往我的公开报告场合,不管人多还是人少,一般都会紧张,无论下面坐的是谁。这次毕业答辩也是,下一个轮到我上场时,我可以明显感觉自己的老朋友紧张同学又来了。全身紧绷,坐姿不定,呼吸很不规律,可以听到自己的心跳——咦,怎么感觉和面对恋人的时候很像?
我在心里默默跟自己说“不要紧张,肯定会过的,没什么大不了”。但是我知道这样说根本没一点用。因为上次在人数相当的入党大会台下我就是这么安慰自己的,但是一上台面对那么多人眼睛齐刷刷盯着自己,竟然好多次紧张到吞口水和忘词。
我一定要拿这两次的经验来举例子,因为它们具有可比性。这两次”面试“的共同点是:一是我都可以预知结果没有大问题;二是都我都采用了心理自我安慰;三是准备都不是很充分。
不同之处在于:1.自我心理安慰的方法不同 2.中途我语速的变化不同
1.-------------------------------------------------------------------------------------
今天即将上台时我突然意识到,告诉自己别紧张这种方法根本没用,还可能会重蹈声音紧张到发颤的悲剧,于是我放弃了这种苍白无力的安慰方法。
我开始从正面的心理安慰入手,想象自己很牛逼,淡定且完美的完成任务。当我开始“想象”,而不是简单的“默念”台词的时候,我明显的感觉自己的身体渐渐放松了,并且有一股神奇的力量涌进来,好像自己真的很牛逼。这个变化意味着,我的大脑已经向身体传达了这个信息,而我的身体相信了并且接受了。
我一直相信,人的潜力很强大,人的意念威力无穷。今天,我真真切切感受到了这种强大。
曾经有个美国网球教练出了一本书,他提出一个很重要的教学理论就是:在学习网球中,“形象暗示”比语言教授威力更强大。这一点在我自学桌球的时候就有感悟,如果时刻注意自己手肘有没有呈90°,脚尖方向是否正确,这个球往往打不好。反而是,当我在一边默默注意观察老师击球的动作多次之后,脑海里浮现出老师击球的样子,倒击球成功。那种流畅感,就是身体的主动学习过程,而不是被动的。
在中国也有“言传身教”的说法。我认为,不仅仅是网球,不仅仅是学习,只要是人在需要“切换新模式”的时候,就需要这种形象暗示。如果没有老师,那就自己暗示自己。那个美国教练的观点是,身体比大脑笨,容易相信大脑的谎言,但是身体最熟悉自己,所以最懂得如何执行命令。因此我们要做的就是,让大脑下命令,接下来把命令完全信任的交给身体执行即可。
书中还说,所谓完全信任身体的意思就是不容许大脑这个“聪明人”对结果有任何评论。因为身体有自我评价任务完成情况的能力,所以这时大脑来指手画脚会导致任务失败。
除了想象成功的情境,我还消除了自己的不合理情绪。这个是符合REBT(理性情绪行为疗法)理论的。
那个瞬间我产生了好奇。我当时就在想,为什么我会紧张,为什么从小到大都是这样?作为一个心理学专业的学生,我一定要亲手解决这个问题。于是我顺着自己紧张的感觉,回溯到紧张的源头——可能大家的源头各自不一样,但是我认为这个源头越具体越好。于是我开始自我批斗:我发现自己紧张是源于害怕发挥不好——发挥不好会被大家看到紧张的样子——被大家看到紧张的样子会很窘迫很丢脸,老师会觉得我准备不充分而苛责,同学会觉得我心态不好,见不得大场面,不自信,胆小,以后会看扁我。。。。
然后我发现,这一系列假设都是基于我自己挑剔的眼光。所以,这不是事实。
一想到这个关键我就突然释然了。对,我这么想,但是人家不一定,这并不是事实。
之前有说到身体会无条件相信大脑传递的信息,所以我一旦有了这些自己想象出来的害怕,我的身体便自然而然的开始反应,开始产生肾上腺素,心跳加快。本来,这一系列身体反应是属于非条件反射,是动物进化出来用在遇到威胁的时候保护自己的防御机制。但实际上这个敌人是我们自己想象出来的莫须有的东西。于是在假想敌的面前,这套机制很可能会起反作用。当我感觉到自己紧张的时候,我为自己的紧张而自卑。我会觉得,为什么我这么紧张,我不应该这么紧张,全世界只有我会紧张我真没用等等不理性情绪就会不断冒出来,形成恶性循环。
此时要打破这种恶性循环,就要跳出“自己骗自己”的怪圈——这和上一个“欺骗身体”方法刚好相反。因为现在大脑产生的虚拟想象会害了自己,所以这个时候一定要跳出自己的非理性情绪,告诉自己:这并不是事实!
于是我开始理性分析,合理解释:论文答辩老师并不会希望学生毕不了业,因此他们会提出意见并帮助学生。当我想到“帮助”这个词的时候,我瞬间明白了一件事:我一直主动的把自己放到答辩老师的对立面!所以一开始我的位置和出发点就是已经自己设计好了的,事情自然会向我自己设计的“剧情”发展!
明白了这点,我把这点延伸到工作面试的情况。面试官的目的并不是把考生都阻挡在门外,他们的目的是从面试者里面选出综合表现最好的。也就是说,他们希望面试者能完美展现自己,所以他们不会“使绊子”,而是对每一个面试者都提供帮助,他们不是主角,只是配角或者观众而已。这个身份的转换简直太棒了!我的心态顿时平和了很多,发生了巨大转变——我们不是敌人,我们是合作伙伴,甚至是朋友。
这样想并不是自欺欺人,因为我们不可能知道真相(这个世界没有真相可言),所以我们必须为了自己的利益,选择一个自己相信的,最有利于结果,有利于自己的解释。这不是真相,也不是谎言。我认为这就是情商的体现。
2————————————————————
按照以往的经验,一开始上去讲我都会紧张,但是会有两种情况:有时候半路我慢慢就淡定下来了,有时候会半路突然变得更紧张。
我今天也遇到了这种情况。但是我今天的做法略有不同。
当我发现自己在紧张的时候,我“允许自己紧张”。就好像对自己说:“哦,我知道了。”
由于我有完美情结,所以有时候当我发现自己在紧张的时候,我会更加紧张,事情会失控。但是今天,我开始觉得自己声音不对的时候,我给了自己紧张的时间,并没有加快语速,而是暂停了一下下,让自己重新调整好才继续。
以前我会觉得,暂停就有了瑕疵,就说明准备不充分之类。但是通过今天这次实战,我才体会到前辈们说的放慢语速的重要性。宁可牺牲一点点利益(况且人家可能根本不注意你暂停的事情),也要保证整体。这和申论老师教的一样,写了错别字一定要接下去写,当做没发生,因为你当做没发生,阅卷老师才会当做没发生。如果你一个大叉划过去,错别字就一定会被发现,整体印象就差很多了。道理是一样的,整体才最重要。宁可内容不够漂亮,但是逻辑之类的整体节奏一定要在自己掌控之中。
特别是要利用好“敌人不知道自己的情况”这个重要的优势。
以上便是我今天答辩的小小心得。以后我也还可能会紧张,但是我坚信每一次失败都是成功的养料,希望以后能在总结中不断提高自己的实战水平。历史定是在曲折中前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