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35年,我们的国家应该已经基本实现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当然,我不是要讲红又专的事,只是说到了2035年,我们的社会应该足够成熟,经济足够发达,甚至我们的国民素质足够高。这个大的社会背景可以说是很友好很和谐了。
那我的2035年呢?那个时候,我36岁,可以说是青壮年?
如果把这篇文章写成想象的记叙文,36岁的我那时应该在一个全智能的房子(希望自己买得起吧),不需要任何动作,应该也不需要手机,只用意念就可以开灯,开洗衣机。有一个AI机器人,可以帮忙做任何事,我只需要混吃混喝ヾ(´∀`。ヾ),想象的人生毕竟很美好。
我在写上面那段奇奇怪怪的瞎想的时候,其实是一点也不确定的。17年的时间足够一切的东西发展成我们无法想象的模样。就好像几年前的你根本想象不到今天智能手机操控生活的时代,2035年的科技发展成什么样,世界什么样,真是无法想象。
但其实我想讲的是科技发达后的生活真的有那么好吗?我们现在常常在说智能手机对人的危害,爆炸性的信息对人的思想的侵害,那等到科学发展使得生活更加便利,那大部分的人岂不是在思想荒芜的情况下又加上肢体懒惰?我当然不是说所有的人都会这样,一定会有一部分的英雄在时代中逆流而上,甚至实现更多的创造,但我们更应该关注的是整个社会,是未来不知道几十亿的所有人类。
所以我的2035年,如果我不是在做一个继续改变社会的人,那我应该就归隐山间体会自然了。这种思想的转变来自于我前段时间看的一本书,庆山的《得未曾有》,里面讲了几段真实的故事,也可以说是一些人物传记,有隐于农村感受自然的厨师,回到家乡自在过活的摄影师,那种不问世俗,与自然直接对话,回归宁静的生活倒是符合我内心的一些向往。这样的生活也未尝不好。
其实我最希望的还是科技在发展的过程中,不忘拉上人文和自然一把,说不定那是一个更美的世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