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质量的勤奋,是伪装起来的懒惰。
整天从头到尾忙个不停,自认为会是天道酬勤。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苦一分才。
然而实际却是:用战术上的勤奋,掩饰了战略上的懒惰
每天不停的重复做一件事,空闲时候不停的看有关的资料。去学习,每一天,都安排得满满当当,感觉自己过得很充实,很忙碌的样子。
这种状态,其实就是表面上很刻苦,实际上却刻意回避了真正需要解决的问题和学习中最有价值
但技术总是在原地踏步,学的用的永远和顾客的需求大相径庭。只是茫然地觉得,花的时间还不够多,还不够努力。于是,不断地把时间耗费在重复练习上。整天忙忙碌碌地学习,不过是一个毫无效率的盲目忙碌状态。然而,这却成了每次给自己寻找借口逃避的强大理由。
遇到难题,不是迎难而上,解决问题,而是寻找答案,并美其名曰“提高学习效率”。自认为仅依靠量的积累,便能获得质的提升,然而现实却是,变化莫测的顾客需求,总是那么令人措手不及。
世界上的成功有千万种,失败只有一种,那就是思维上的懒惰。这一切勤奋的背后,其实就是逃避困难的懒惰本质。
时间不是衡量勤奋的标准
最笨的努力,就是没有效率的勤奋,你的目标应该是富有成效。
我以前有一个高中同学,他真的很勤奋,勤奋到我都为他感动。高中三年,无论严寒还是酷暑,每天早上,他都坚持早起晨读英语。
尤其是冬天,天刚蒙蒙亮,浓雾弥漫着校园,他就已经出现在宿舍大厅的灯下了。早读之外,每次考级之前,他都要花很长时间泡图书馆,疯狂刷题。三年下来,仅仅是做过的英语试卷就有好几十套。
然而,他花了那么多时间,从高二开始,每个学期都参加英语考级考试,屡战屡败,屡败屡战,据说一直到大学毕业,还是没有考过。
很多设计师都有过这样的疑惑:“我每天不是练习就是听大师讲课,为什么设计能力还是出来的作品顾客不喜欢呢?”
很多辛勤的白领在年终总结时诧异:“我加班、出差,把周末都贡献给公司,为什么感觉自己一点也没有进步?”
很多家庭主妇在一天结束后都会感慨:“明明一刻没闲,怎么一天下来屋子依旧这么乱,账单还是没有整理?”
有权威人士对这种情况进行总结:那些整天忙忙碌碌的人,可能是以牺牲有效性为代价而维持忙碌状态的。
一些不易察觉的小习惯,制约着我们所拥有的时间发挥出最大功效。就像每天用十几个小时忙碌着的孩子们,一边“勤奋”地拒绝玩耍打闹,一边“懒惰”地刷着毫无意义的题目,而结果就是,既不能得到成绩的提升,也无法享受玩耍的欢乐。
勤奋的前提是效率。如果仔细观察,那些整天都忙忙碌碌的人,总是在忙碌地应对着各种各样的破事,却没有专心做好一件事。
没有任何成效的努力,不过是重复劳动而已,说白了那就是在浪费时间!
深度思考指导下的刻意练习,才是真正的勤奋
多数人为了逃避真正的思考,愿意做任何事情。因此,才会让低效率的勤奋如此盛行。
关于“深度思考”,爱因斯坦说过一段话。
如果给我1个小时解答一道决定我生死的问题,我会花55分钟来弄清楚这道题到底是在问什么。一旦清楚了它到底在问什么,剩下的5分钟足够回答这个问题。
即使是关乎生死,也只有抓住了问题的本质,才能更好地解答。
所谓深度思考,一方面是制定合适的目标,想清楚如何更高效完成任务,一方面是选择有效的时间管理方法,确保花费的时间都有成效。
单单是深度思考还远远不够,与刻意练习的结合才是真正的勤奋。如果说深度思考是理论指导,那么刻意练习就是实际操作。只有理论联系实际,才能更好地完成任务。
李小龙曾说,不怕一个人会100种功夫,只怕一个人把一个招式练100遍。好功夫需要速度、力量、技巧,练100种功夫每种都是浅尝辄止,不能实战,把一招练100遍往往可以一招致命。
这就是刻意练习的力量!当然,这是建立在练习方法正确的基础之上。
“美”对于设计师来说就像大海中的航船,深度思考确保了航向,刻意练习落地执行,只有这样,才能乘风破浪,不断前行!
希望我们每个设计师,都在战略(美)上先下功夫,不要每天勤勤恳恳的做错误的事情,对于自己的努力,这个可能是最大的伤害;
雷军曾经讲过一句话:不要用战术的勤奋,掩盖战略的懒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