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大石桥经铭功路顺沿河路一直往西南前行,路过一个铁路桥涵,再向前行500米,就到了郑州有名的北闸口。
沿河路
据史料记载,1927年,冯玉祥将军主豫期间,于七八月间,从郑州西北部开始修建碧沙岗公路,东起京汉铁路郑州车站北闸口,西至碧沙岗西南角,长2.5公里,宽9米,路面用石子和三合土混合铺垫压平而成。为保护路面,还设置了牛马车辆在公路两旁土路上行驶的边道。这是冯部驻军在郑州修建的第一条公路。之后,碧沙岗公路成了郑州西部通往火车站的一条平坦大道。从西部到老城区和火车站途经这里,要穿越京汉铁路在二道街西口设置的铁路平交道口,为保证安全,铁路部门在道口处安装了栏木,当火车通过时,将栏木放下,关闭道口。旧时,当地市民联想到水闸、船闸,顾名思义,便把道口称作闸口,因位于火车站北边,时间久了,约定俗成地把临近铁路道口附近的一大片都叫成北闸口,西边的叫西闸口(今铁工里北口以西),铁路文化宫道口处称南闸口,一直沿袭了50多年。现在咱们说的北闸口之所以有名,因为它是郑州市有名的狗市和花鸟市场。多少次想把北闸口的景象记录下来,可每次都是路过一下,走马观花,没有多少收获。今天是礼拜天,正逢北闸口集市,那你就随我的脚步和镜头来逛一下北闸口吧!
北闸口集市人头攒动
小贩和赶集市的人
集市从沿河路就开始了。有卖菜的买菜的,有卖藤椅小板凳的,有卖水果的。有卖各种调料的,包括花椒,八角大料,麻椒,辣椒,生姜。有镶牙的,卖膏药的,有卖染发剂的,放着高音喇叭,一遍一遍在高喊着。还有卖手工皮带的,一大块真牛皮放在哪,根据你的要求,量身定做皮带。还有卖针头线脑的,扯着嗓门招揽着生意。更有甚者,头戴耳麦的小贩大声夸着自己的胶沾和力多么的强。你看到这些可能会觉得,这能卖多少钱呢?是的,可能不会多,但是每个人生活方式不同,各有各的活法,即车有车路,蛇有蛇路。不过,这里仅仅是集市的外围,不信,你跟我往里走,里面还大着呢。
铁路涵洞桥
一路排开的集市
藤椅小摊
调料,茶饮品
牙医小摊
针线摊
豌豆糕摊
自卖自夸的小贩
水果小摊
北闸口外围摊贩
我们经常在郑州的大街小巷听到一个叫喊声:老鼠夹子老鼠胶,粘住老鼠跑不了。这声音熟悉吧。我不知道多少次想,这人真厉害,广告能力挺强,喊遍了郑州。在这北闸口我终于发现了他的行踪(见下图),这人就住在北闸口桥头,卖大卫老鼠药,粘鼠板。最可笑的是
这人特爱吃饭,每次看见他不是吃烧饼就是啃馒头,好像是饿死鬼托生的。但今天没有看到他,只有他的嗓音从喇叭里不在疲倦的在喊:老鼠夹子老鼠胶,粘住老鼠跑不了。
往金水河河北面走就到了鸟市了。你看看这里都有什么鸟。
小鹦鹉
白鹦鹉
绿鹦鹉
蓝鹦鹉
这里有大鹦鹉,小鹦鹉,山雀,相思鸟,花斑鸠,百灵鸟,画眉鸟,鹩哥,八哥等等。
再往走有修锅的,补鞋的,卖衣服的,卖小金鱼的,还有瓜农,反正只要是市面上有的小生意,你都能看得到。
跟我走了一圈,我们大致可以了解了北闸口这里的情况。这是普通人,换句不好听的话这里就是穷人相对集中的地方。但是在我眼中,这里就是普通劳动者的市场。可能有的人看不上,虽然他们做的生意都不大,但靠自己劳动挣钱不丢人。
卖胶水的小贩
卖小凳子的
调料摊
日用品摊
钟表小贩
京沙高架桥凌空而过
服装摊
水果摊
桃子
青椒
西瓜
摊位
摊位
赶集市的人们
山核桃
小摊
狗市
市场
街头买狗的人
北闸口古玩市场
铁路桥
摆摊的堵了路
铁路桥涵
狗摊
拥挤的道路
走出了北闸口。
作于2013年7月7日 修改于2017年5郑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