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孩子有逻辑思维,可以从这些小事做起

本文是数学启蒙的第三篇,规律。

在数学上,规律指的是一个序列按照一定的规则不断重复出现。在生活中,我们按照一定的作息工作生活,也是一种规律。

规律在数学启蒙中也是很重要的一部分,它会影响到孩子将来的逻辑思维能力。有时候你会发现,有的人讲话东拉西扯,抓不住中心,也是逻辑性比较弱的表现。

学龄前孩子的规律启蒙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

巧用玩具教具

使用不同颜色或形状的乐高,积木拼图等玩具,摆出一个最简单的规律排列,让孩子通过这些实物先认识规律。

比如,最简单的序列,圆形三角形,圆形三角形;黄色绿色,黄色绿色。


认识了这是规律后,能够预测出下一个出现的颜色或者形状,这就是预测规律。

之后是进阶出稍微复杂的规律,如,红黄蓝,红黄蓝;三角形圆形三角形,三角形圆形三角形等。

接下来,孩子能够自主创造出简单的规律,比如,苹果香蕉,苹果香蕉。

最后,规律不再局限于颜色形状,可以是语言,数字,跳舞的动作等。

生活中的规律

日常生活中的规律作息,也是规律的一种。每天睡觉前,跟孩子说,我们首先去洗漱,接着上床听一个故事,然后妈妈唱首摇篮曲,最后睡觉。这就是一串有逻辑顺序的指令。

走在路上看到卖冰糖葫芦的,一个山楂一个橘子,循环排列,也是规律。绿化带里的植被,一棵小树,一些花丛交互排列,也是规律。


平常穿的条纹衣服,重复图案的衣服,带孩子去找找生活中还有哪些规律。


发现了生活中的规律后,就要试着引导孩子用规律去解决问题。比如,在围棋格子里摆一排棋子,要按照一个黑子两个白子的方式去摆,这一行摆满需要多少个黑子?

那么孩子可能就会把棋子一一摆出来,再去数一数有几个黑子。这个过程就是思考解决问题的过程,而且通过具体物品去发现规律和解决问题,对孩子来说更容易,也是在打基础。


有了这样的基础,将来在处理数学的抽象思维问题,会更容易些。

总之,数学启蒙重在培养孩子的数学思维方式,而不是计算能力。

共勉。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