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吉林公交车上,一位老婆婆因司机没有为自己开门而生气并辱骂司机,但司机却十分有礼貌并没有还嘴。上车后,老婆婆又与另一乘客发生了冲突,而司机原本想劝架,可是走到一半,竟心脏病发作,倒在地上,而此时,那位老婆婆却用身上带的速效救心丸,戏剧性地救了司机一命。
在这个故事中,老婆婆的种种行为引起了我的思考。首先,老婆婆因为司机未给自己开门而生气,此时她是占理的,但旁边路人的开脱“雪太大看不到”也不是不可以接受,这本只是小插曲的事情,却被老婆婆十三分钟不停口的骂人而变大,这时老婆婆火爆、得理不饶人的性格一览无余。相比起来,司机的不还口则体现得十分有礼貌识大体。可是老婆婆用速效救心丸去救司机的行为成为文中最反转的一点,这说明老婆婆不是大恶人,她可能记仇,但她并没有害人之心。
老婆婆的这一系列行为不可以用单纯的“好”“坏”两个字概括,但老太太的行为可分为两部分:骂司机和救司机。她骂司机的原因很小(其实有的时候司机走远一点也不会停下来,因为以前常常遇到这种事),却可从这个小处看到老太太认为自己与别的乘客不同,这可能就是人们所说的倚老卖老,而司机的行为则更是助长了她的气焰。而从后续发生的事可以看出老太太的本质不坏,为什么一个本心不坏的人却做出前肯后否的事?
我认为这起事件一个重大要素是老太太的“卖老”心理。她认为司机为她停下车开车门是理所当然的,而且她不认同别人的看法,因为那位乘客的劝解中含有退一步海阔天空的宽容之道,与之相反的是,老太太认为自己比别人应当有更好的待遇。她这种心理与现在近几年发生的不少老人无理取闹的事相似,而这种心态的来源可能是因为我国自古以来便有尊重老人的道德习俗,与西方国家的人人平等不同,我国是更重视对老人这一弱势群体的关怀。这一行为的本意是十分好的,但老人们却把其当作理所当然,这相当于破坏了当中的平衡。因为尊老,不单单是年轻人们的尊重老人,也有老人尊重自己,那种理所当然的心态打破了双方经营的关系中的平等,进而导致发生了层出不穷的社会丑闻。
而对于这一类事情上的解决,我认为应从双方做起,过激的网络言论和一味的妥协只会把双方的关系僵化。老人应当有多一点宽容之心是无庸置疑的,更重要的是要停下他们道德绑架这一行为,认他们认识到别人的帮助是出于尊重,而自己是否也应该尊重感谢别人呢。同时,年轻人是否可以再把多一点目光转向帮助老人呢?双方正面的行为方可真正改善老人倚老卖老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