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百家争鸣,各家学派一争高低。墨子另辟蹊径,将自己创立的墨家学说发展为一个宗教派系(即墨教,下文均为墨教),墨家学说的根本观念不仅可以运用到人的日常生活中还是墨教教徒所信奉的基本教条。
墨子创立宗教,他是以天志为宗教的根基。什么天志呢?天志可以看成“天下之明法度”,简单来说,便是无规矩不成方圆。
人要怎么做才能顺应天志呢?墨子说,想要顺应天志就要兼爱非攻。
兼爱非攻这个词简单明了,它讲得是大家要互爱互利,不要相互攻击诋毁,这里的利不是利益的利,而是指要让天下人幸福的义。
天有规矩方圆,人要兼爱非攻,这一切都有鬼神来做主,也就是说在墨教之中,鬼神是奖赏贤能,惩罚施暴者的存在。
墨子害怕人们不肯相信鬼神的存在,他说,命运是由人自身而定。如若顺应天志,与人相互友爱,则得福报(即鬼神的庇护),若是不顺应天志,非要攻国(攻打其他诸侯国或攻击诋毁他人),便会遭受到灾祸(即鬼神的惩罚)。
在其他诸子学说中都有命运既定的说法,墨子批判他们说,如若命运是既定的,无论做什么都不会改变的话,人们何必去做好事呢?倒不如去做坏事,反正也不会有什么改变。
墨教虽然信奉鬼神,但在葬礼祭祀上却与儒家持相反的做法。一来是墨子本人对儒家不信鬼神却在死人身上做出许多虚文仪节,二来是墨子乃至墨教都只注重精神上的信仰,不太注重形式上的繁文缛节。
不光如此,墨子还指出儒家厚葬久丧必定会国贫、民寡、刑政乱。于是墨教的丧葬都采取节葬短丧的方法。
节葬短丧可以说是墨教与当时礼乐制度背道而行的信条,那么非乐便是墨教彻底与礼乐制度相悖的信条了。
墨教的非乐是指远离一切音乐美术,要以自苦为极。墨子认为世间一切音乐美术都是一种奢侈品,应当废除。这种观念实际上是一种狭义功利主义的弊端。(狭义功利主义是指西方一种以人类行为的结果是否产生幸福作为道德判断标准的伦理学说)
墨教教徒们不仅遵从“自苦为极”的信条,还遵从尚贤的信条。他们“尊尚贤而任使能”,不靠家庭背景,不依王权富贵,不看周围人脸色,有才能的人被推荐,没有才能的人则要废弃。
尚贤反对庭制度和贵族政治,与非乐一样,是与当时社会所持理念背道而驰的。
墨教以天为起点,那尚同便是墨教的终点。
尚同的宗旨便是墨教的宗旨,更是墨子本人的宗旨。他要各种政治组织之上还要有一个一统天下的“天”,这和欧洲中世纪以教会为主的政治十分相似。如果墨家学说成为诸子百家的胜利者,墨教必然会和欧洲中世纪教会有同等的地位,墨家的“钜子”也会变成中世纪教皇一般的存在。
墨子创立墨教不仅是他主张“贤人政治”并将兼爱非攻、明鬼非命等信条运用到实际中,还将其建立成一个严密的组织,领袖为钜子,下代巨子由上代巨子选拔贤者担任,墨家子弟都得听从钜子的指挥并恪守信条。
因此墨家学说从一个学派摇身一变成为了一个宗教派系,比同时期的诸子学说更富含斗争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