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创业课老师、同学们,今天我分享的是基于胡萍老师儿童性健康教育而制作的一堂课,内容是:面对孩子提出的性问题,我们怎样回答:
在我们陪伴孩子成长的过程中,随着孩子对生命的探索和认知,他们必然会提出许多诸如:我从哪里来,妈妈的胸为什么比爸爸的大等等这样的问题,许多家长会对类似问题感到紧张,会采取回避、敷衍或指责的方法来应对,但是,这些方法都是不科学的,那么我们该如何回答呢?
首先我们要了解回答这样的问题要掌握的原则和方法。
第一个原则是,有问才答。当孩子提出类似问题的时候,我们才要回答。没有必要在孩子没有提问的时候来讲解。例出:孩子问:妈妈的胸为什么比爸爸的大?我们可以回答:妈妈的胸比爸爸大的地方叫乳房。是妈妈装奶的小房子,宝宝一出生时是没有牙齿的,不能够吃饭,所以,妈妈需要为宝宝准备好宝宝需要的奶,小宝宝一出生,就可以从这里喝到妈妈的奶。这样的回答,一方面让妈妈和孩子的生命进行了链接,另一方面孩子也非常容易理解。
第二个原则是,有问必须要回答。当孩子提出有关生命成长的问题来了,父母必须要正面积极的回答这个问题。有的家长会回避这个问题,不回答。例如孩子问:妈妈的屁股为什么会长毛。哎,我们来玩游戏吧。等你长大了就知道了。或者回答:哎呀,你这孩子怎么想这种问题?
这种回答是不对的,孩子提出问题,预示着他的认知和探索已经开始思考自己生命的来源了。孩子这种探索生命来源的这种精神,应该得到成人的保护和尊重,所以,当孩子问到这类问题时,父母一定要正面积极的回答。例如上述问题,只坦然的告诉孩子,每个人长大了屁股上都会长毛,妈妈的长,爸爸的也会长,等你长到10岁以后,你的屁股这里也会慢慢的长出毛毛来,表示你长大了,这时孩子就会理解。
第三个原则是,答案必须要符合孩子的认知,就是父母说出的答案中,每一句话孩子都要听的懂,要能够理解。例如,孩子问:妈妈,我从哪里来?妈妈的回答如果是:你是从妈妈肚子里生出来的。这个答案孩子是能够理解的,因为,肚子是很形象的,孩子能看得到摸得到的地方。所以,他们会理解,噢,我是从这个部位生出来的。这种让孩子每一句都能听懂的方式,是对孩子的尊重,也是对成人自己的尊重。
第四个原则是。是否继续回答孩子,决定于孩子是否继续追问。比如,3岁时孩子会问:妈妈我从哪里来,回答是:你是从妈妈肚子里生出来的。孩子这时会得到满意的答案,他往往不再问了。他不问,预示着这个答案刚刚符合了3岁孩子的认知以及求知欲望,已经满足了,就不需要再讲了。当孩子不再问了,就可以停下来,不再往下讲。当孩子4岁时,又会疑问:妈妈,既然我是从你肚子里生出来的,那是从哪里出来的?随着孩子思维的发展,他会对生命来源的细节逐步进行探究,这时候,就再回答他:(如果是剖腹产的妈妈就可以回答)你看妈妈肚子上有个疤,医生在这里划了一个口,把你抱出来的,并可以把疤痕给孩子看。孩子会明白:噢,原来我是从这里来的。
第五个原则是符合民俗文化。在一个谈性色变的国家,要给孩子讲性知识,回答性问题,对于一些敏感的词,可以变为可以接受的替代词,例如,顺产的孩子,该如何回答他从哪里来的问题,我们可以给他看图片或者画给他看,然后告诉他,你是从生命通道里生出来的。用生命通道这个词来替代阴道这个敏感刺耳的词。这就是我们的民俗文化使然。
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对于我从哪里来等等这类的与性有关的问题,他们提的问题会越来越深入。4岁左右的孩子,他们会对自己是怎么生出来的问题得到满意的答案,但是,到了5 、6岁的时候,孩子会继续升级问题,我是怎么进到你的肚子里去的呢?这个问题是父母最担心听到的问题,有的父母可以回答:你是精子和卵子结合然后到了妈妈肚子里面。但是,在回答这个问题时,是否会在心里打鼓:天啊,千万不要再问精子和卵子是怎么结合的问题了,我没有办法回答。然而,每个孩子都会问到这个问题,精子和卵子是怎么结合的?
胡萍老师是用两个拳头做比喻,一个拳头是妈妈生孩子的器官,里面有卵子;另一个拳头是爸爸生孩子的器官,里面有精子,两个拳头碰一下,精子就过去了。对于一个6岁的孩子来说,他会非常满意这个答案。
对于孩子来说,他们只是想知道,他们的生命是怎么来的,我们只要科学的,正面的告诉他就没有问题,但是,往往成人会把孩子这个问题翻译错误,会感到紧张尴尬。其实,孩子只是想知道他的生命到底是怎么来的。我们只要坦然的把事实告诉孩子,就不会感动尴尬了。
所以,孩子6 岁前,我们要根据孩子的认知发展,他提出什么样的问题,我们就解答什么样的问题,这样就可以帮助孩子完整的认识自己的生命。
对于6岁以后的孩子,不同点在于,我们可以主动的进行生命教育,帮助孩子理解精子和卵子的结合,妈妈在孕育过程中的经历以及宝宝怎么在妈妈肚子里长大的。这是6岁前和6岁后孩子生命教育的区别,其它的只要保持对知识点的科学以及面对孩子所提出问题的坦然态度就可以了。
这就是今天的课程内容,感谢大家的倾听,希望我的分享对大家有所帮助,请大家多提宝贵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