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不多两个星期没有写UpLife的文章了。过去一周要照顾琳琳的脚,这丫头没有上学时,我的时间也仿佛被挤压(没有忙于工作,假装在陪伴,自嘲一下~)。这周学是去上了,但是我缓了几天才下笔,因为我想写点别人能看的东西,这得怪我姐,她说我不能像写日记那样,像是写给自己看的。
其实吧,我就是在写日记啊,我就是写给自己看的呀。但是转念一想,不对,我既然发布出来了,还发圈了,还因此引起这么多人的关注了,秉着负责任的态度,我确实得转换一下,不能光顾着自嗨。这样想来,还是得感谢我那老姐。
很久以前,我看过一句话,大概是这么个意思:要选择会“接你下班”的人,不要选择只会整天叮嘱你“下班要注意安全”的人。
其实接不接下班什么的不是重点,这句话的意思就是做比说要重要,要有效呗,也就是行大于言。
所以有了今天这个标题。
回到多元思维模型上。有关注我的UpLife文章的亲朋好友们都知道,我在很努力地构建我的多元思维模型。然而,很可悲的是,这个进程非常非常慢……
不禁要仰天长叹: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呀~~~
越是深入探讨,越是发现自己知道得太少,太太少,太太太少!我的认知,居然如~此~局~限~ 仅限于一两个学科,无法涉猎更多学科。
不好意思,我跑题了。其实我想说的是,构建多元思维模型路上,还是需要做做做,而不是说说说。但是也不能仅是做做做,还得说说说。因为梳理表达,理清思路也是非常重要的。
探讨这么多天以来,我觉得收获最大,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关于“拖延症”的深研。由此可见案例剖析与解决问题的实战是多么重要。
所以我们最后决定,先是说说说,理解某个概念,然后做做做,进行实际案例分析,在这个分析的过程中,再次梳理总结进行说说说,此时的说说说,就已经不是原来的说说说了,尽管说出来的言语可能是一样的。
可是,这几天分析的案例与我的个人家庭有关,我并不太想分享出来公告天下。请原谅~ 那怎么办呢?这个,作为补偿吧,我就来分享一下我们的进化路线吧。
多数人遇到问题时,解决的办法是使用自己以往或借鉴别人的经验技巧(包括我),这叫做积累经验型学习,在管理学上叫PDCA。
P——Plan,制订计划;D——Do,执行计划;C——Check,检查任务;A——Action,处理改进。
我也通常是用PDCA来处理自己的日常事务,用这种方式来进行自律,在时间管理里面,也有这样的管理技巧。过去我以为,这已经是挺可以的了,因为这里边包含做计划,包含反思,而很多人,可能连计划也没有,还有多数人有计划,会执行,但不会进行反思改进。
用这种方式进行的学习,在遇到问题时,要勇于尝试,尝试了才能获得成功的/失败的经验,继而积累总结,在反复进行中熟能生巧,最后固化成自己的行为模式。
在我们研探这个我的私人问题前,我是用PDCA解决的。随着慢慢深入,我发现,我们并没有着眼于如何解决问题,而是进行问题分析,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想法?本质是什么?
在分析原因的过程中,我猛然发现,我们优化了学习方式,不是PDCA,而是OODA。
O——Observe,观察;O——Orient,调整;D——Decide,决策;A——Action,行动。
因为老话说,计划赶不上变化。OODA恰恰可以应对这种非稳定的外部环境,这叫深度思考型学习,可以提炼出多元思维模型解决问题的4个层次,即我们在“拖延症”里提到的:经验技巧;方法流程;学科原理;哲学视角。
但是到现在几近一周,我们仍未到A这一步,我们仍在进行第二个O。对问题的本质分析花去两三天的晨谈时间,这是很有必要的,知道问题的本质有助于我们避免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这样的深度思考意味着我们不仅要看到问题的具体现象和解决方案,还要能看到解决方案背后的更底层规律;不仅能够理解问题表面的原因,还能洞察原因背后深层的原理。
分析完问题的本质,知道需要解决的根本冲突,我们要着眼于调整了。成甲说过,解决问题时,当找不到答案的时候,可以问自己,是不是我们要解决的问题,本身就是错的?
可见,一个好问题是多么重要。
今天早上试图进行决策时发现,似乎有点不太对劲。后来,原来问题错了,我们要调整问题。就像例标题一样,我们例了几个问题,从中选择最符合情况,并且符合研讨方向的来进行深入。
比如,如果我们一开始分析的是孩子为什么不爱吃饭。当本质原因剖析之后,要进入决策阶段,我们就要对问题进行调整。因为“为什么不爱吃饭”不一定是解决方向,解决方向可以是“如何让孩子爱吃饭”,或“如何让孩子不爱吃饭”,也可以是“如何让孩子自主照顾自己的吃饭事件”,或者是其它……
有时候,我们难免进入一个伪命题。例如,“如何让孩子爱上吃饭”,这就是个伪命题,太过于非黑即白,不考虑客观因素,这样的问题是无法回答的,过于片面。
调整好问题的解决方向,又总结出答案背后不同层次的思维模型,这是个进步。本来我把我们探讨的问题详细说出来,会更容易让大家理解,但是很抱歉,私人问题,不便大幅度公开透露。
进步是有了,但是我觉得那似乎不够,还可以再深入一些,或许,我正在期待可以跨领域理解。是否可以跳出心理学学科,站在其它学科视角来看待这个问题;又或者,是否可以挖掘出更有效的策略?
期待进一步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