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焦点团队网初29期王旭坚持打卡第71天
最近,闺蜜很郁闷地跟我说:
她3岁半的儿子,现在特别痴迷拼乐高,每天都在家里满地摆他的各种“作品”,还禁止大人动。
前天晚饭时,闺蜜往客厅端菜,不小心碰倒了他的“摩天轮”,孩子立马原地炸毛了。
闺蜜赶紧道歉,好话说了一箩筐。
谁知孩子不依不饶,还跳起来朝地上的乐高狠狠踩了几脚,一边踩一边尖叫,哭着大喊:“修不好了!坏妈妈!我讨厌你!”并愤怒地打了妈妈一下,表示要惩罚妈妈。
闺蜜白天在公司伺候领导,晚上回家还要对付熊娃,这火气哪里还压得住,她一把拽住儿子,往屁股上打了几下。
孩子一边哭一边喊:“妈妈是坏蛋!我要找奶奶!”
结果,都过去两天了,娘俩还在冷战。
闺蜜无奈地说:“孩子才这么小,脾气就这大,等以后长大了,谁还管得了啊!”
很多家长都反应,现在的孩子脾气真是越来越大:
说不得,一受批评就炸毛;
做不得,一提要求就生气;
错不得,一不顺心就发火;
碰不得,一言不合就开打。
为什么孩子常常“一言不合”就发脾气?孩子到底需要什么?”
许多家长认为:孩子发脾气,就是不懂事,就是被惯坏了,还会在发脾气和不听话之间画上等号......
其实,孩子发脾气的背后,隐藏着许多你可能并未察觉的小秘密......
只要了解了这些小秘密,并“对症下药”就可以轻松搞定熊娃!
1.发脾气,源于孩子的挫败感
一次,在朋友家吃饭,大家相谈甚欢。突然,朋友2岁多的女儿团团炸毛了。原来,团团想要用筷子夹菜,可她用不好筷子,折腾了半天也没夹住,就开始生闷气。朋友就顺手帮团团夹菜,没想到,这直接惹毛了团团。她把碗筷一扔,嚎啕大哭起来。朋友无奈吐槽:不帮也不行,帮了也不行,这不是存心折磨人吗?!
其实,这只是孩子发展必经的一个阶段。如果父母细心观察就会发现,孩子2岁以后,性子似乎都会愈发急躁,脾气也大了,遇到一点小问题就崩溃。
在这种情况下,一定要明白,孩子不是在故意跟你对着干,不是处心积虑地在给你添麻烦,而是他的确遇到困难了。
团团为什么坚持用筷子?因为大人都在用筷子。她希望自己能够像大人一样掌控那两根小小的棍子,那会让她觉得自己很棒,很有力量。可是,她用不好筷子,这就给她带来一种挫败感。而当她看到妈妈轻易就夹住了菜时,这对她又是一重打击,甚至是羞辱。所以,她才会哭闹,发脾气。作为父母,该怎么办呢?
接纳孩子的情绪,不去指责,也不用讲道理。只要守在孩子身边,静待孩子的情绪过去就可以了。
也可以在孩子情绪不那么激烈的时候,给她一个大大的拥抱。
当然,在孩子情绪稳定后,你还可以帮助孩子试着表达她刚才的情绪,比如,“你是因为想自己夹菜,夹不到很沮丧对不对。”
这样做,可以帮孩子把情绪转化成语言,促进其情绪认知能力和言语表达能力。渐渐地,孩子就能在父母的包容和帮助下,学会去接受生活中随时随处遇到的挫败。
2.发脾气,源于孩子渴望被理解
作家雷布斯说过,孩子冲你发脾气,是想让你走进他的内心解决问题,我们应该高兴才是。
前段时间,我和7岁的女儿约好每天早上7:30出门上学。但没多久,她就开始赖床。有一天,都快7:30了,她还不肯起床,眼看要迟到了,我就将她的衣服装进一个袋子里,说:“快起来吧,时间来不及了,我们在车里换衣服。”女儿不高兴地冲我喊叫:“不!我不要!”看我没有妥协,她竟然趴在床上哭了起来。
看她那样子,我很生气,真想打她一顿。可转念一想,孩子又有什么错?大人都会偶尔睡过头,我怎么能要求一个孩子每天都按时起床呢。于是,我跟女儿说:“妈妈知道你每天都早起很不开心,我不会因为你发脾气而责怪你,换作我也会这样的。”女儿虽然还是撅着嘴巴,一副不开心的样子,但她还是乖乖从床上爬了起来,跟着我出了门。进学校之前,我抱了抱她,跟她说:“谢谢宝贝遵守了我们的约定”,她这才开心起来蹦蹦跳跳进了学校。
我很庆幸自己没对女儿发脾气。试想,如果我当时真对她打骂了,肯定会少不得一番哭闹。不仅上学会迟到,还会影响母女俩的心情,甚至会影响我们约定的执行……
原来父母能够理解孩子的感受,接纳孩子的情绪,就能避免一场鸡飞狗跳,让孩子乖乖听话。
3.发脾气,源于暴躁易怒的父母
昨天,在小区楼下听到一位家长说起自家孩子:
我差点给儿子两巴掌,本来已经够累了,可他非要出门买一个叫做“水晶泥”的玩具。我好声好气地跟他讲,妈妈累了,明天去。他不愿意,拽着我的衣服往门边拉,大喊大叫:“我不要,就要今天去,现在去,快点快点!”我心里窝火,一把推开他大喊道:“你这孩子怎么这么不听话?!”过了一会,听到“砰”的一声巨响,椅子被推倒在地,他站在一边噘着嘴瞪着我,像仇人似的。我越想越气,4岁了,已经上了幼儿园,怎么这么不懂事!要不是他爸拦着,我真的要揍他了。这位妈妈讲到这,叹了一口气:“孩子越大,脾气也越大了。我现在每天回去都要忍着火气,就怕哪一天控制不住,打断他的腿……”
俗话说,情绪是会传染的。一个家庭里,爸爸妈妈温和有礼,孩子多半也开朗温柔;反之,爸爸妈妈经常发脾气,孩子肯定也暴躁不安。
尹建莉老师在《最美的教育最简单》这本书中,有这样一段话:
脾气很差的人,童年经历往往有两个特征:一是身边有个爱发脾气的人,二是内心常常有委屈感。正是童年时代的这两种遭遇,埋下了坏脾气的隐患。坏脾气家长动不动向他人、配偶或孩子发火,就会在无意中教会孩子用破坏性方式表达不同观点,还会让孩子的心理充满负面情绪,积淀越来越多的负能量。成年后,习惯以伤害性的方式表达分歧,尤其容易冲着配偶和孩子嚷嚷,甚至动手。
正如蒙台梭利所言,“每一种性格缺陷都是由童年的不幸造成”。
所以,想要孩子少发脾气,家长就需要以身作则,改变自己不好的言行。同时,引导孩子知道发脾气带来的坏处,和孩子一起改变,一起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