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说现在父母们最害怕的东西,打游戏绝对是其中之一。毕竟在许多父母的眼中,打游戏等于沉湎,等于玩物丧志,等于没有未来。一提起打游戏,家长们就难免想到最糟糕的结果,然后用尽一切办法来阻止孩子。可是,关于游戏,我对父母们最基础的建议就是:不要和孩子站在对立面上,至少,不要让孩子觉得你们站在对立面上。即使你依然反对游戏,你也要让孩子明白,不论他有什么与游戏相关的问题,都可以寻求你的帮助。
一个心智健全的孩子,不会轻易地沉湎,但他可能会因为和家人的关系陷入僵局,而选择在游戏的世界中逃避。所以你越是和孩子斗争,其实越是将孩子推开,推向游戏的世界。更糟糕的是,网络世界确实有很多潜藏的危险,就如很多父母担心的那样,我们都不知道电脑前面是人是狗。这种时候,我们和孩子站在对立面上,就是关上了孩子求助的大门,当孩子真的在网络的世界中遇见了困惑,他甚至不知道自己应该向谁寻求帮助。
我曾在网上看到一个新闻:一个父亲威胁自己的儿子,如果对方再玩王者荣耀,自己就自杀。试问如果父母是这样的态度,你在网络世界中遇到了糟糕的事情,你还敢和父母说吗?诚然网络世界存在许多不可控的危险,但正因为如此,我们才更需要站在孩子一边,让孩子明白,他们永远可以向我们寻求帮助。我们在新闻中见过被卷入网络赌博的孩子,也听说过被游戏网友骗去裸聊的孩子。这些孩子因为年幼缺乏判断力,一步步滑入深渊。可在这之前,他们的父母为何毫无察觉?他们遇到了这样巨大的困境,又为何不向父母求助?这大概是因为,和父母沟通的纽带,早在之前就断裂了。只有我们始终和孩子站在一起,只有孩子始终信任我们,我们才能有机会在必要的时候拉孩子一把,我们才能够成为保护孩子最重要的盾。
当孩子和我们彼此信任,彼此理解的时候,我们就会发现,游戏并非洪水猛兽,它们是孩子世界的社交工具。我们一味阻止孩子玩游戏,可能阻断的是孩子和同龄人沟通的渠道。我们和孩子之间牢固的纽带,也给了我们机会引导孩子去认识到,除了游戏之外,现实世界中也还有那么多有趣的事情值得去发现、去探索、去体验。一个兴趣丰富、心智健全的孩子,又怎么会轻易沉湎于某一项活动不可自拔呢?
如果你还能更近一步,成为孩子的战友,那还有很多意想不到的好处哦。
一、我们可以引导孩子选择更合适的游戏
有一句话说得很对“你若从不曾了解,那你就无权评价”。这句话对游戏也一样适用,如果你从来没有玩过游戏,你又如何能够评价游戏呢?更不用说给孩子推荐合适的游戏了。参与进去,去了解,才能让孩子信服你的观点,不是吗?
有一位游戏专家认为游戏根据其经济逻辑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在使用时就需要付费的,常见为需要购买卡带、磁盘等,比如现在流行的switch游戏。这类游戏会更倾向于不断打磨优化游戏本身,来吸引更多人购买;另一类则是在初始使用时不需要付费的,但会随着你体验的深入,等级的提升,不断引诱你通过付费来提升游戏体验,所以它会更倾向于加强用户的成瘾性来培养用户的付费习惯。大部分网游都属于这一类游戏。
通过这样的概念解释我们大概就很容易理解了,哪一类游戏更适合给孩子玩,有更低的成瘾性和更好的游戏体验。
二、我们可以引导孩子更好地理解竞技的世界
有人开玩笑说,以前采访孩子未来想做什么,四个科学家,三个艺术家,两个医生,一个老师;现在去采访孩子未来想做什么,一半是网红,一半是电竞选手。虽是玩笑之语,却也反应出了现在的孩子对于电子竞技这个职业带着强烈的浪漫主义幻想。孩子往往会觉得,电竞选手的生活,就是每天打游戏,而且是作为正经的职业选择,再也不会被认为是不务正业,那是多么美好的一件事呀。可是真的是如此吗?
我们可以和孩子一起了解一下电子竞技这个职业。在深入的了解之后,他们就会明白,这个职业比他们想象地残酷得多。首先,进入这个职业,要求选手有非常高的反应速度,这是一种天赋,并非人人都有这样的潜能。其次,就算你足够幸运,拥有了这样的潜能,有资格迈进这个门槛,之后所需要应对的也是无休止的训练。当兴趣变成了职业,很多事情就变得不一样了。游戏不再是作为休闲,而是作为任务,每天要像完成作业一样去打游戏,而且是海量的作业,孩子还能继续享受游戏吗?如果了解了这些,孩子依然想把游戏作为自己的职业。我们也可以和孩子聊聊,除了电子竞技之外,还有很多游戏相关的职业,比如游戏设计、游戏运营等等。相关的职业很多,但是无论选择哪一个,底层能力都是学习能力。只有我们学会学习,善于学习,才能有机会在自己感兴趣的职业中迸发光彩不是吗?
三、一起玩游戏,不仅是很好的家庭互动,也可以是很好的思维锻炼机会
我对电子游戏了解不多,只是偶尔和先生玩玩switch。不过我们俩都是桌游爱好者,家里也囤了不少桌游。不同的桌游都有助于锻炼我们的某种能力,最基础的就是数学能力。现在的孩子常有一个困境,就是我们为什么要学数学,以前最常用到数学的购物场景已经因为电子付费的普及而不不复存在了,桌游就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个困境。大部分桌游都会涉及到计分,所以你不得不学会计算,什么样的策略可以给你带来更多的分数,有时是比大小,有时是加减法,有时是乘除法。这不就给孩子提供了一个很好的锻炼数学思维的机会吗?
其次是逻辑思维能力。比较常见的桌游比如狼人杀,其实就是一个逻辑推理的游戏,你通过分析场上每个人的发言,寻找其中的逻辑漏洞,来判断谁是狼人。还有很多策略型的桌游,都需要进行深入的逻辑推理,才能找到最适合的策略。
还有语言能力。狼人杀这类很依赖于语言表达的桌游自不必多说。还有“间谍游戏”这类桌游(一位玩家需要用一个词来描述场上词牌的共性,让另一位玩家作出选择),不仅考验玩家的词汇量和表达能力,也考验玩家之间的默契,你们拥有越多的共同表达,就越能通过对方的提示击中靶心。既能锻炼语言能力,又能提升家庭成员的亲密度。
不过我还是要提醒各位家长朋友,玩游戏可以有学习的功能,但玩游戏本身并不能只是为了学习,放松、沉浸式的体验,才是游戏的真谛。不妨给游戏一个机会,带着孩子,或者让孩子带着你,去体验一把这个不一样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