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尖穿越最核心的就是一个“虐”字。七尖的海拔大多数在1500米上下,与鳌太线上鳌山和太白山3000米的海拔相比,显然是小巫见大巫。从西天目山——仙人顶到东天目山——大仙顶(或者反穿)山脊穿越要经过7座山峰,分别是:仙人顶、龙王山、药王峰、千亩田、桐坑岗、仰天坪、大仙顶。
穿越七尖中的任意一尖,单独来看都算不上虐,而然七尖的虐,虐就虐在多座山峰连续穿越,种种艰难情况互相叠加,接踵而至,使人应接不暇。七尖又称“九峰十三尖”,七尖除了七座大山之外,沿途还要翻过大大小汕头,只因为其中七座较为出名,故而取名“七尖穿越”。
东西天目山7尖连穿是浙江十大徒步线路之一,整体路程约50公里,上升高度4000-5000米,号称:华东第二虐“(第一虐为千八穿越)因为强度穿越七、难度穿越七尖对于初级驴行者来说是个梦想。
沉寂了一年多时间没有外出,终于在4月这个气温适宜的季节鼓足了勇气,去完成酝酿已久的七尖徒步穿越的计划。1年没有运动,身体还能不能适应七尖的强度,然而这个担心是必要的,七尖相比武功山要虐很多,至少我是这样觉得。
经历了一路的苦不堪言,但登顶后站在山顶回望,回头看看来时的路,翻过的山,才发现没有什么是过不去的,好比成年人的世界,哪有什么容易,只不过都在咬牙坚持罢了。感谢领队和队友们一路的不离不弃,话不多说,上图
小伙伴准备的干粮,惊讶呢还是惊讶呢,掏出气管问我带没带茶具,太可爱了。
第一天5:00起床,领队安排好了早餐,吃好上包出发了。
一上来直接送我们的下马威,又长又陡。刚吃过早饭,很多人爬吐了。
经过这次疫情,基本都没有怎么运动,体力大多不支。就是要打破舒适区。
虽然有做攻略,但是难度比我想象的要大很多,体力本就不支,再加上一不小心搞成了重装徒步,整个包差不多有30斤这样。那个是谁让我背了个1000G睡袋的人我就不点名了啊。后悔啊。
稍作休息便开始了见坡就爬,遇坡就滑的两天50公里的形成。看图
徒步女侠,特别有天赋的小妹妹,一天徒步的高手,第一天徒步完大家都说这个美女要坐上座了。接受大家的膜拜,全程没有登山杖没有护膝,一双运动鞋,一套运动服,带把扇子遮阳。一直走在队伍的最前面,包括领队在内全体膜拜。
两天都是路餐。大多以面包干粮为主,早餐鸡蛋没有吃背了上来,就此解决。需求最大的还是水,第一天背了一瓶红牛,三瓶水。
N多年后想起来,此刻眼前的这些锅碗瓢盆都会是一个梗,背了3个气罐爬了50公里,没错是三个气罐,就煮了这一碗面,摇一摇气还是那么多,纹丝未动。
朋友说我带了小板凳,高端大气上档次,咱们山里累了可以坐,还好下车时候忘记装包里了。不然……爱弥陀佛
下坡一路小碎石,基本小心翼翼的滑下去的,还好方向没有滑错。我们就是去搞笑的
朋友摘的艾叶,拿回家给妈妈,好孩子。领队说:“姐,咱们先走吧。我回家给你买几斤吧”。其实我懂得她是为了分散注意力。很厉害。
感谢糜队的不离不弃,一路相伴。给了我们力量和勇气。
第二天依旧背了3瓶水,到达七尖就喝完了,水没了,手机没电了,手表也罢工了。
没来得及生火煮面,稍作调整,上包登顶。
开始还会拿个一次性雨衣垫着,队友说你还想衣服干净的回去那简直就是做梦。这话一点也不假。此刻已经不知道滑了多少跤。
第二天的上午基本都是低头弯腰前行。背上还有一个大包。
山顶休息,片刻,继续前行准备下坡,空气非常清新,走的有些喘,可以大口畅快的呼吸。
人的一生中,我们不知道会发生什么事,也不知道会遇到什么人?是顺还是逆?或者是喜是悲?能做的就是选择顺受选择忘记。
生活在世间,我相信生命中出现的人或事绝非偶然,在某一个时期,又或许某一个阶段,所有的经历都会促使你成长。脚下的路一步步走,一点点丢。随缘不变,不变随缘,努力的做好自己,便可不欺不骗,活的从容坦荡和心安理得。
就如人和人的交往,大概就是以下四种情况的不断接近。客观存在的我。我心目中的我,你心目中的我,我认为在你心目中的我,给你三分钟思考你决定哦。这句话不知道谁跟我说的,记不太清了,但细想真是这么回事。有些事,可以认真,但不要较真,心若轻松,路才顺当。
连续三年一年一次重装徒步,18年和小惠的沙漠徒步,19年闺蜜们的武功山跨年,今年的七尖。虽然都有一个特质—“虐”,但是跳出舒适区,却是最值得回忆的,好好工作,明年的千八可以酝酿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