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度怀疑知识有用,是因为年轻时,外界的变量远远超过了人的理性能够判断的程度。那时大都迷失了自我,血气方刚的年轻人能坚守内心,几乎不可能,即使那些优秀的人也难免有五迷三道的时候(但没有犯战略性错误)。我深感自己是肉眼凡胎,就算时光倒流,恐怕还会重蹈覆辙,所以我并不后悔见到《七年就是一辈子》太晚,前言里的一句,会令很多人无感——但我强烈认同:成功,永远是极少数人的事,过去如此,现在和将来依然如此。
房事
就是匪夷所思的房价之事。十多年前,新区落成,虽然也通了地铁且离宇宙中心五道口仅18分钟行程,但这里荒凉得吃不好一顿饭,房价才2380/平,不少单位多次组织座谈会,愿意买房的,给补贴还给假期去办手续。我和邻居、临楼一个爱看科幻书籍的小伙儿,就这么认识了。邻居哥在清华后勤,工资不够炒股,只好买房;临楼弟因为喜欢看书看碟听音乐,对工作压力深有惧意,但按揭每月要还1800,不得不凑合着上班。后来工资长了些,他俩又合计着再买。就这样每人屯了三四套,不敢懈怠终日为房贷奋斗着。
现在,房价已是8万/平,另外的几套涨得更恐怖。临楼弟把原单位的骨干招来,卖了一套房开始创业了!
后来看到了这样的寓教于故事的知识:
10年过去,现在把工资用于交际和考证的小明和努力还房贷的小强都有各自的发展。小强在自己的公司做到了经理,年薪大概20 万。而小明 5 年升到了经理,然后跳到了另外一家企业,从经理做到了总监,然后与两个朋友开始一起创业,年薪大概68万。小明未来的平台和前景,远远不是他能够比拟的。因为小明的专业能力和交际面一直在上升期,慢慢进入资源层面的竞争,而小强却慢慢的进入体力下降的瓶颈……
另一个小明与小强的重大差距是,在这个期间小明做了两次重要的跳槽选择……自我的快速发展,也许需要通过调整职业方向的方式来实现。而小强则不敢冒这样的险——因为他的房贷让他不敢做任何的职业变动。
我们尝试翻阅国内大部分创业者的成功档案,发现他们都在最适合开始创业的年代,选择创业而不是买房。但是安全感真的可以来自于一套房子吗?即使说房子真的可以换回来安全感,那么出卖梦想来换,真的值么?
逻辑严谨丝丝入扣,但现实太魔幻。李嘉诚这样的人精都看走了眼,何况芸芸众生?
马化腾丁磊马云高晓松王石罗杰斯可以一辈子都不买房,但一般人要忍受房虫的诡计多端、搬家时忍痛割爱的狼藉、半年一涨的房租……一时看不到头的栖遑下,多少异乡人能撑下去?靠自己分辨不了A、B面的书本、社会知识?
门第
新千年之前,有一段时间要常去中央党校送往迎来,发现四五个门卫——那时还没有速通卡——都是稚气未脱脑满肠肥的小伙子,走道都有些喘,换一拨还是。很奇怪,知道后吃一惊:背景个顶个的硬气,都是老干部家的。大学没考上,从技校毕业后来上班的。中央党校是啥地方?从农村弄俩保安实在不放心,所以这些人就过来了。
当时流行轮训,全国各地的地司级、省部级干部培训流水般进京。外地牌照要进学校大门,一律得给门卫意思一下(除去停车费之外的)。一次,看到他们下班前在分一摊钱,骂骂咧咧的说哪哪的不懂事,下次要给他们颜色看。
作为一个出身乡下没见过什么世面的low人,我当时的感觉就是一只被针刺了的皮球,现在还能回味到那种灰心的滋味。当人家的起点就是我的终点、而且是永远都赶不上的终点,当我一个月工资才1460而别人在昆仑饭店一碗早粥就是900时(还是常年的),我的存在就是为了衬托人家的美好生活而存在的?奋斗还有意义吗?千里迢迢拼命考过来,就是为了看生活的真相?这时你告诉我要相信知识改变命运?
一度不信,是说现在又相信了:知识可以改变命运。
但对于“知识”的定义,要进行重大的补充或者调整。“一切理论都是灰色的,只有生活之树常青”,“绝知此事要躬行”,先哲的这些话要放在一切知识的前头,因为“我们所有的理论、知识、体系与道理,其实是为了解释或推演外部世界而建立起来的数理模型。模型无对错之分,但适用程度与领域的鉴别很难”(雾满拦江)马云说,一个人成功了错的也是对的,这话颇具禅意。人的知识如果没有试错过程,学的越多反而越惨,比如赵括。